第06版:财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热议中国金融改革与发展——
完善制度提升金融服务能力

本报北京4月7日讯 记者 袁勇报道:后危机时期经济增长和金融发展研讨会今天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就中国如何通过改革化解金融风险,如何顺利实现经济转型等问题建言献策。

对于一些企业出现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李扬表示,中国的货币供应是十分充足的,但是出现贷款难的情况,究其原因,是因为大量资金消耗在金融机构之间的“翻墙”过程中,而每一次“翻墙”的资金运转都会造成利率的增加。

对此,与会专家表示,资产证券化能盘活传统体制下不能盘活的资金,加快货币流通速度,而各种各样的交易组合,也创造了流动性。这都需要通过创新机制、完善制度来保障。

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表示,金融的本质是契约,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契约没有得到严格执行。只有加强法制,对不按照契约交易、兑现的给予严惩,才能把法制基础筑牢,才能保障金融系统健康稳定发展。

“此外,对于不良企业贷款,应该通过债务重组,通过法律程序清理出去,将不良贷款从银行资产负债表中暂时剥离出去,比如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的经验就十分值得借鉴。”李稻葵说。

对于过度借贷问题,中欧国际工商学院金融学兼职教授、中欧—世界银行普惠金融中心主任王君表示,应该让资不抵债的企业承担相应的责任,此外,对个人借贷也要加以相应的教育,使其明白如何避免过度借贷及危害。

王君认为,如果每一个放贷人都能够对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作出十足把握的预判,如果银行对项目贷款的现金流非常有把握,理论上是不会产生过度借贷问题的。

如何解决过度借贷问题,王君指出,信用评级是解决过度放贷的有效机制。“当前,信用评级在中国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有时候甚至成为地方政府的政策工具,不具有公正性。但对于国际信用评级,也应该予以足够的重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