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构成多样化、需求个性化……面对社区居民的新变化,上海普陀区全面推进“同心家园”服务模式,打造熟人社区,引入新的办法,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什么是“同心家园”?就是“党群同心、上下同心、条块同心、内外同心”,解决居民急难愁盼问题,提升文明程度,优化社区环境,提升社区治理水平,为居民营造生活便利、环境优美、人际和谐的家园,打造一个真正的熟人社区。
根据普陀区的规划,“同心家园”建设将建成以居民区党组织为引领,居委会为主导,居民为主体,业委会、物业公司、驻区单位、群众团体、社会组织、群众活动团队等共同参与的居民区治理架构。
自下而上才能更快找准居民区的问题。“同心家园”建设过程中,普陀区以各个居委会为主导,强化居民参与小区建设管理的意识和责任。比如,在普陀区万里街道香泉社区,新成立了“一品香泉自治家园理事会”,理事会选出一名理事长和一名秘书长,下设“一品环境”“一品管家”“一品卫士”“一品楼组”等7个自治小组。理事会第一项工作,便是构思小区“单行大循环道路”布局,改变机动车常常“顶牛”的难题。由“一品卫士”和“一品管家”自治小组联合派发征询意见书,征得大多数业主同意后,党总支又召集各方人士召开联合会议,讨论实施细则。
在解决居民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问题上,各“自治小组”发挥人脉、资源优势,提供优质、就近的服务产品。在以外来人员为主的普陀区宜川路街道大洋居民区,自发成立了“新上海人自管会”,以“老乡管老乡、老乡带老乡、老乡教老乡”为切入点,提高自治能力。外来媳妇们自愿组织的“外来媳妇为民服务队”,利用一技之长为独居老人提供服务。新上海人成为居民区主人,越来越积极参与社区管理,社区治安、环境等状况都有了明显好转。
此外,许多自治组织还积极探索“互联网+小区”管理模式,开通微信账号,公布电子邮箱,建立社区信息化平台,打通居民线上线下诉求信息收集和发布渠道,自下而上征集自治议题和自治项目。
根据“同心家园”建设规划,普陀区还将进一步把力量配备、服务资源、财力物力向基层一线倾斜,加大对薄弱环节、群众反映强烈问题的整治力度,使社区服务能级明显提升,到2018年,实现全区居委会星级达标全覆盖,其中五星级占10%,四星级和三星级占70%,努力实现社会自治共治充满活力,市政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社区管理服务水平提高,公共安全体系更加健全,群众居住环境和条件显著改善,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