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一线调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及时雨化为长流水
——深圳市福田区对口帮扶和平县调查
本报记者 杨阳腾
图为鹅塘村村民袁增立(右)在其百香果种植园介绍百香果生产情况。

深圳市福田区的对口帮扶地是广东河源市和平县。在广东省开展的扶贫开发“双到”(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中,福田区深挖和平县的地方特色和已有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展技术输入、智慧输送和精准开展资产增值性投资,让当地的灵芝产业、特色果业和增产种业进村进户,衍生出可滚动获利的源头活水,将扶贫“及时雨”化成“长流水”。

扶贫开发,贵在坚持、关键在精准。据福田区区长肖亚非介绍,在3年对口帮扶中,福田区共投入资金2.8亿多元,区里56个部门26个驻县驻村干部帮扶23个“双到”村,建立多对一帮扶关系,惠及村民6.2万人,完成低收入家庭住房改造3822户,为村民购买新农合、新农保5万多人次。同时,完成村道硬底化122.7公里、桥梁81座、路灯1579盏、修筑水利工程102处,村集体收入从2013年帮扶前的不到3万元提高到10万元。

因地制宜引特色

春节刚过,记者来到位于粤北山区的和平县大坝镇石谷村。这里属九连山脉,与江西一山之隔,小村周围山峰连绵,绿水青山,冬风清冽,空气十分新鲜。

“村里没有工业污染源,山泉水质好,生产的冬菇、木耳等食用菌品质好,供不应求。”来自福田区的驻村干部、石谷村党委副书记李而已说,经考察,我们发现灵芝市场前景好,石谷村的自然条件很适合栽培,就引进了灵芝栽培项目。

为更好地实施项目,石谷村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以点带面进行贫困户脱贫致富。李而已介绍,石谷村还专门成立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由有生产销售经验的带头人牵头,组织灵芝栽培基地的建设、产品生产及销售。

这个有经验的带头人就是石谷村村民刘永胜。“几年前我就想过种灵芝,一直没有碰上合适的机会。”朴实憨厚的刘永胜告诉记者,他原本在县城经营一家食品公司,当听说福田区计划在村里建特色项目帮助村民脱贫致富后,熟悉村情又有经验的刘永胜,马上带着闯荡多年积攒的信息、资源、市场和资金加入进来,成为种植专业户,种植灵芝并加工成灵芝切片、灵芝粉、灵芝茶等对外销售,还附带种植香菇、木耳等名贵食用菌。

“石谷村的灵芝种植基地一期占地43亩,2014年8月开工,引进投资220万元,年产约10万斤灵芝。”李而已告诉记者,该项目采取合作方式保证资金投入,其中福田区对口帮扶资金45万元以石谷村委会名义投入,刘永胜自筹45万元;引进江西灵芝种植专业户郭彩峰以“技术+资金”入伙,带来专业团队进行技术、市场、渠道指导。“头一年下来,基地基本保本,预计今年就可以实现盈利。”刘永胜开心地说。

“灵芝种植项目不仅每年能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13多万元,而且投资人带来的灵芝栽培技术和管理理念,还能帮助合作社完善管理制度,规范财务管理。另外在品牌建设、质量控制、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的指导,也提升了村里的综合经营能力。”李而已称。

尤为重要的是,石谷村的村民直接受惠,做到“一菜三吃”:一是灵芝种植基地采取集约化生产,把村民撂荒或利用率不高的土地整体承租下来,用于灵芝规模生产,促进土地流转,提高了土地使用效率;二是项目建设需要的杂木、毛竹等原材料在村内采购,既降低运输成本又让村民受益。2014年开工至今大约采购了97.8万元,村民因此直接受益;三是灵芝种植基地招收了大量贫困户富余劳动力,每年有近60万元的劳动力收入。农户参与率达到23%以上,其中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超过80%。“很多在城里打工的妇女都回来了,既能在家门口挣钱,还能方便照顾老人和小孩。”刘永胜告诉记者,“基地使用的土地有很大一部分曾经荒废,2016年计划再扩大40亩种植面积,又将复耕一大片农地”。

“以前扶贫是给你一个猪仔养,现在是给村委股份、给村民工资,还带动其他产业共同发展。”对资产增值性投资这样的扶贫项目,石谷村非常欢迎,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剑艺称,利用当地的山泉水和土特产做文章,福田区帮扶团队还和石谷村委一起推出乡村特色旅游项目。比如把帮扶修建的5.8公里硬底化村道变为游客徒步绿道,把部分闲置农居改造为农家乐客栈,开发了挖竹笋、插秧等农耕体验项目,村里还修复了有500多年历史的石桥和当年红军走过的石阶路,形成特色旅游文化。此外,通过村合作社统购统销,把村里的土鸡蛋、土鸡鸭等农副产品推荐给游客,发展乡村经济,村民人均年收入从3000多元提高到7000多元。

以粮带产助增收

福田区对口扶贫的和平县水质好,“三废”污染少,是以粮食生产为主的农业县,水稻是主要农作物。在长塘镇暖水村,全村主要收入靠水稻种植和外出打工。但因粮食产量低,靠种田年均收入仅为3000元,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村里1400多亩水田近三成被丢耕荒废,全村1268人,外出打工的劳动力占到40%。

暖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林长优告诉记者,2013年经福田区牵线搭桥,暖水村引进了广东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深圳市联益米业有限公司和广东袁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即袁隆平院士团队)的优质杂交稻种子,在村里试种了100亩,当年晚稻就增产增收。2014年全村近1000亩地大面积种上优质水稻,用上专家带来的化肥,加上专业技术人员蹲点指导,平均增产20%,高的达30%以上,每亩水田比其他村增收400多元。

暖水村村民林云犬家有8亩水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以前是亩产800到1000斤,现在用上新的种子和技术,亩产至少有1400斤,一亩多产500斤,8亩地一年两季多收8000斤。“以前种的粮食只够吃用,现在两季能增收1万多元。”对目前的生活状况,林云犬乐呵呵地连声说“有信心”。

村民增产增收的其中奥妙就在“良种+良法”。广东袁氏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总经理罗伟平告诉记者,除了优质杂交水稻种子可增强植株茎秆拉力,提高作物抗倒伏能力,袁氏专用肥富含活性生物酶,同时可作为蚯蚓养料,可使土壤明显疏松,再辅与之配套的栽培技术方案,从而实现“高产+优质”。

优质水稻种植帮扶基地的建设,不仅让村民增产增收,同时也提高了土地的使用率和经济价值。“以前村里荒废的水田很多,现在全村的土地基本都种上了这种优质水稻。村民过去年均收入3000多元,现在达到6000元以上,有的达到8000元,增收明显。”林长优说,增产增收后,不少外出打工的村民返乡,种田的同时还有人搞起鸟类养殖、山地开发、杉木种植等副业。

村民林伟以前一直在深圳打工,听说村里试种新品种效果好,2014年果断回村承包了20亩水田。粮食增产增收了,林伟就动脑筋发展第三产业,用新粮自酿米酒,用酒糟养猪,每年养猪200头,形成了产业链。“他用新品种粮食酿的酒味道好,以前卖8元一斤,现在15元一斤还常被抢购一空。他还搞了沼气池,用有机肥料种的菜品质也很好。”林长优感慨,“农业靠勤,林伟是个非常勤快的人,家里六口人,两个壮劳动力又承包地又搞副业,这两年每年增收不低于6万元,还加盖了一层楼房,靠的就是勤劳致富”。

深圳市联益米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法灵告诉记者,此次联合袁隆平院士专家团队在和平县开展技术帮扶和知识帮扶,为的就是变“输血”为“造血”,化“及时雨”为“长流水”。目前,该公司在长塘镇和彭寨镇共推出了7500亩的优质水稻项目,已具备基地化、规模化的雏形,这些产业项目有效带动了农户和贫困户产业脱贫的积极性,参与率超过60%。

“我们带来的不只是优质种子和袁氏专用肥,重要的是把现代农业的先进理念、科学种植的知识和技术带到这里,通过培训、试验种植、稻谷回收,摸索出以科技产业扶贫的路子。”郭法灵说。

特色果业创品牌

冬日傍晚,夕阳下的大坝镇鹅塘村掩映在一片绿意之下,闲适恬静。在郁郁葱葱的百香果种植园里,记者偶遇来自广州的谢小琼女士。她带着孩子和来自深圳、惠州的同学一起在此摘果,十几个人在此体验田园生活。“我们在附近游玩,听朋友说这里的百香果好,就专程来买。”谢小琼说,山里的水果是真正的绿色产品,没污染,特别香。带着孩子来这里又能呼吸新鲜空气,也让孩子体验生活,亲近自然,一举多得。

百香果原产南美洲,别称紫果西番莲,因其果肉可散发出百余种水果香味而得名,具有极高的食用、药用价值,有“果汁之王”“维C之王”的美誉。鹅塘村百香果种植园村民袁增立告诉记者,他种了30多亩百香果,2015年6月收获1万斤,收入五六万元,今年预计收入能过10万元。

“为帮助鹅塘村搞特色百香果种植,福田区专门给村里合作社提供了一笔帮扶资金。”鹅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袁海深说,袁增立种植30多亩百香果所需的20多万元启动资金就来自这一款项。“扶持款以无息贷款的形式发放,等他有钱周转了再返还给村里合作社,帮助其他农户,以此循环使用。”

据袁海深介绍,鹅塘村有3700多人,贫困户达191户700多人,在福田区对口扶贫之前,人均年收入2000多元。今年村合作社有十家农户共种了100亩百香果,人均收入可达到1万元。百香果种植不仅让种植户发家致富,也带动了村里其他人收入增加。袁增立的30亩百香果园开建时招了20多人帮忙,每人每天100元工资,此后施肥、浇水、除草等工作也需要人工,间接解决了部分当地劳动力就业。“有利可图”的百香果种植也让荒废的耕地实现复耕,袁增立承包来的一半水田就曾是丢耕水田,2016年他将再承包10多亩地又将复耕一部分。

在鹅塘村隔壁的高发村,有一片近200亩的蜜柚基地,其中80亩红心蜜柚是福田区带来的改良品种。该基地负责人曹水池说:“福田人给我帮了大忙”。曹水池现年56岁,1996年开始搞蜜柚种植。“当时资金困难,品种和使用的化肥都不好,种植效果一般。”曹水池介绍,2013年福田区带来50多万元帮扶资金,在村里荒山上种了新的红心蜜柚,并使用自动化喷水等现代养护技术和设施。2015年新蜜柚品种第一年挂果,基地总产值达到18万斤,一年收入近30万元。曹水池笑呵呵地说:“今年收入会更好。”他的“林下经济”也搞得不错,在蜜柚林里放养了200多只土鸡,一年下来也有一笔不小的收入。

高发村党支部书记黄月锋告诉记者,蜜柚基地的建设给高发村和村民带来了双向收入。3年帮扶期间,蜜柚基地每年给贫困户提供6.3万元补贴,村委会则每年有2万元的固定收入,壮大了集体收益。此外,基地一年约有100天繁忙期会招收贫困户帮忙,间接解决20多人就业,这些人一天挣80元,忙的时候挣100元,一年下来能收入8000元。

从卖资源到卖品牌,福田区利用资金、技术、品牌、服务等牵手和平县,当地的农产品变成了香饽饽。根据各村特点,“双到”帮扶实施“一镇一产业、村村有特色”的发展路径,3年来推出一大批规模项目,逐渐形成了农业规模化。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