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4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以改善供需夯实经济发展基础
林子文

3月份制造业PMI的回升,与季节因素、国际大宗商品价格震荡回升等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从具体指标看,制造业PMI的回升,更重要的是受到内生增长潜力的拉动,特别是受益于供给和需求两端的明显改善。

正是供需两端的同时发力,推动了我国经济运行出现明显的积极变化,大大地提振了市场信心,为宏观经济继续保持企稳向好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从这个意义上说,3月份两个PMI指标的双双回升,进一步印证了“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意义。

长期以来,中国拥有全球最大的消费者群体,消费者也具备了较强的购买力。不过,“中国制造”却面临着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尴尬:一方面,制造业的产能扩张越来越快,市场供给规模越来越大;另一方面,市场并不买账,消费者“舍近求远”。这样的局面,使制造业乃至整个中国经济的发展都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而实践一次次地证明,只有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结构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才能使供给与需求相匹配,也才能进一步夯实我国经济运行企稳向好的基础。

当前,我们仍然应该紧紧抓住市场回暖、企业信心回升的有利契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适度扩大总需求的角度看,我们必须要有新思路、新举措,要把更多精力放在推动新消费上,放在增加有效投资上,促进供给需求有效对接、投资消费有机结合、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使巨大的内需潜力得到充分释放,形成对经济发展稳定而持久的内需支撑。

从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看,要加快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释放全社会的创业和创新潜能。同时,要鼓励和引导企业努力改善产品和服务供给,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通过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要始终保持改革创新的激情与活力,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加速培育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业和新产品,提高供给体系的质量和效率,从而实现供给结构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