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发展的强劲动力。坚持深化改革,是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必须遵循的一项重大原则。深入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就要按照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健全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制度体系,全面深化改革,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发展提供持久动力。
没有改革,就没有发展。这些年,我国各地区各部门锐意推进改革,新的动力、新的活力不断释放出来。但同时也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发展方式粗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仍然突出,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相互交织。解决好这些问题,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胜利,就必须确立全面深化改革的思路、落实好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动落实新发展理念。这是成功的历史经验,更是现实的迫切需要。
全面深化改革,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是处理好市场和政府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而其中的关键又在于转变政府职能,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近几年,这项改革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时期,要继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健全既能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又能保障公平竞争,也能提供优质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同时,要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平等对待各类投资主体,放宽放活社会投资。要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坚定不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培育一批具有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国有骨干企业。要围绕解决中央地方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完善地方税体系、增强地方发展能力、减轻企业负担等关键性问题,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财税制度。
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发展中总量问题与结构性问题并存,结构性矛盾尤为凸显。“十三五”时期,只有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扩大有效供给,满足有效需求,才能实现对症下药,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十三五”规划纲要安排的各项改革任务,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改革举措的延伸和具体化。各地区各部门要拿出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韧劲,深入分析规划纲要对各领域改革和制度建设提出的目标任务,一一对照,持之以恒抓落实。要注重把各领域基础性改革抓在手上,分清轻重缓急,集中用力,持续发力,推动各项基础性制度不断完善。要准确把握改革试点方向,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发挥试点对全局改革的示范、突破、带动作用。要树立系统思想,把住顶层设计和路线图,注重改革举措配套组合,使各项改革举措不断向中心目标靠拢。特别是同一领域改革举措要注意前后呼应、相互配合、整体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