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6年3月3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京中安达远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军—
百泉村里做公益
本报记者 李琛奇
百泉孝谦文化传播中心给村民赠书。 徐 青摄

召集村里的群众听讲座,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教留守儿童舞蹈、普通话,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诵读《弟子规》《三字经》;每天给村里的孤寡老人做饭、送饭,解决生活困难……

去年9月,甘肃省泾川县王村镇百泉孝谦文化传播中心成立时,北京中安达远科技公司的员工陈娜被派驻到村里。之后,百泉村的群众便有了这些“新待遇”。公益楼开馆、派专人服务、每天教授村民们传统文化知识,这不光在泾川县,恐怕在甘肃省都很鲜见。

近日,记者走进百泉孝谦文化传播中心。只见楼门上“家庭和睦社会和谐,人心和善厚德载物”的对联十分醒目;进入楼内,宽敞的大厅里桌椅摆放整齐,多媒体教室、图书区、餐饮区等布局合理;上到二楼,还有会客区、交流讨论区、活动室以及客房。“目前的活动都在这栋楼里进行。”陈娜带着记者边参观、边介绍,“西面是还没利用的四合院”。

问起这个中心开办的初衷,陈娜和同事何贵生讲起了背后的故事。

被村民称为“乡贤”的北京中安达远科技公司总经理王军,是王村镇人,他曾捐资170多万元为王村镇章村建起小学。2012年,细心的王军了解到,即使是镇上实施一些重大民生项目,当地村民也会出现不配合的情况,“说到底,这是‘金钱、利益至上’的思想在作怪”。王军还注意到,村民的这种“思想怪病”还有很多,比如不重视照料老人、乡邻间关系淡漠……

此时,全社会正大力开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泾川县的一些乡村纷纷开办道德讲堂、文化讲堂,开展“孝子”“好人”评选活动。王村镇党委书记林立峰专门邀请王军和其他“乡贤”,一起研究如何引导农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何不结合具体项目去教化人心呢?王军开始到全国各地“取经”。在参观了广东潮州、甘肃白银的两个传统文化传播机构后,他找到了“破题”的思路。

2015年9月26日,是百泉村民记忆里最热闹的一天。当天,由王村镇党委、政府主办的百泉孝谦文化传播中心举行授牌仪式。王军作了首场公益报告,邀请全国劳动模范赵金山、中国科学院博士王辰星等人作了公益报告;还举办全镇“十大好人”“十大孝子”“最美家庭”表彰大会以及村里的精神文明建设表彰会。

陈娜说,她已在村上工作了5个多月,“起初,大家多是来看热闹的;后来,就感觉农村里文化缺失严重,不是大家不爱学,而是没有那样的机会和场所”。有件事对陈娜触动很大:“中心成立不久的一天,我通知村民们晚上过来听报告,可那晚下起大雨,我以为没人会来了,不料,竟有好几个村民打着伞来听。”

在多媒体教室里播视频,是这个中心向村民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方式。由于学习环境自由,群众来了没有任何负担,还可以和工作人员相互交流分享,对传统文化知识感兴趣的村民越来越多。很多村民干完农活,就主动过来学习。如今,孩子们没人再乱扔垃圾,一些孩子还能背诵《弟子规》。

看到群众这些微小的变化,陈娜感到自己的工作很值得。

新的一年,陈娜按照公司安排,着手策划起今年中心的一些新工作。

办“饺子餐桌”,把有空闲的村民召集过来,大伙一起包饺子,送到村里的老人家里;联系潮州、白银的两个传统文化传播机构,邀请他们的义工到村里,解决目前义工人手少的问题;开办短期传统文化知识培训班,建起网站,让更多想来的人一起参加……

“探索把精神文化办成实体,王军成了镇上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林立峰说,这在农村有很大的潜力。孝谦文化传播中心的开办,让百泉村的民风得到很大改观。

今年,在王村镇的大力支持下,总投资4200万元的百泉孝谦文化村项目将开始实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