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钟华林报道:刚刚被国务院批准为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的成都市公布了一组数据:2015年,全市服务贸易首次超过100亿美元,服务外包离岸执行金额14亿美元,同比增长16.8%。
据成都市商务部门负责人介绍,过去一年,成都市服务业主要指标不断优化,服务业实现增加值5704.52亿元,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位居前列,服务业固投实现5403.2亿元,占全市固投总额的77.1%,服务业实现税收1310.93亿元,占全市税收比重64.0%;吸纳就业400万人以上,占全市从业人员的一半。较强的服务业综合竞争力,已成为成都经济发展和辐射西部的重要支撑。
通过积极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和新体制,“十二五”期间,成都市累计进出口2318.89亿美元,较“十一五”期间的744.17亿美元增长2.2倍,“十二五”期间累计出口1429.6亿美元,较“十一五”期间的432.98亿美元增长2.3倍。国际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新川创新科技园、中法、中德等国别产业合作园区和平台成功落户。服务业国际化水平领先中西部,服务业外商投资占实际利用外资的比重高达70%以上,位居中西部城市首位。
日前,成都推出《成都市服务业发展2025规划》,提出未来十年把成都建成高端服务功能集聚、辐射带动作用明显的全国服务业核心城市,到2025年全市服务业实现增加值1.7万亿元左右。为实现规划目标,成都服务业发展将走创新、融合、开放、集聚、高端的发展路径,并重点完成强化“成都服务”核心功能、强化“成都服务”产业支撑、强化“成都服务”承载能力和强化“成都服务”改革创新四大任务。
核心功能方面,成都将通过打造运筹决策中心、国际物流枢纽、金融创新中心,增强服务于生产活动的资源配置功能;通过打造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文化创意名城,增强服务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消费服务功能。
产业支撑方面,将构建“2211”产业体系,即围绕资源配置和消费服务2个功能,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2个领域,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科技服务业、商务服务业、新兴服务业、商贸流通业、旅游业、文化创意产业、健康服务业以及社区服务业等11个重点行业。
承载能力方面,将优化“两核多点”的承载空间,其中“两核”是中心城区和天府新区成都片区,是支撑全市服务业现代化、国际化发展的核心区域;“多点”是8个卫星城、6个区域中心城,是城市功能外溢和新兴功能发展的重要承载地。
深化服务业区域合作,强化成都高端服务功能和首位城市导向,构建以成都为核心的服务业区域合作体系。同时,增强创新创业人才吸引力,使成都成为在全球城市网络中具有较强创新创业承载力和人才吸引力的魅力之都。
改革创新方面,将探索破除制约服务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加快实施以“市场主导+政府引导”为目标的发展动能转换,加快实现服务业发展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同时,成都还将实施国际购物天堂、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国际美食之都、国际门户枢纽、“创业天府”、国际会展名城、文化创意名城、国际赛事名城、“互联网+”、金融创新十大行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