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否解决好停车问题,是对政府智慧的一个考验
作为一个城市国家,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1338辆汽车,而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则超过7300多人。但是在新加坡,几乎看不到遍地停车的现象,北京那种马路处处皆停车场的景象在新加坡就像是电影里的镜头。那么新加坡的汽车都停哪里去了呢?
新加坡人口稠密,面积狭小,所以政府在城市规划中特别注意地面空间的预留,尽量把停车场建在地下。新加坡相关法律规定,市区内的所有高层建筑都必须修建地下(或楼内)停车场,在满足住户需求的基础上,还要预留出足够的访客停车位。而且除了那些封闭式私人住宅小区的停车场以外,所有的公共建筑地下停车场(停车楼)全部对公众开放。
另外,新加坡所有的公共住宅小区、私人公寓楼以及公共服务和商业区的停车位都“只租不售”,所有的停车都实行“先来先停,有空即停”的做法。这种模式的好处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停车位的利用率,减少了有空车位但不能停车的现象。
在“只租不售”的前提下,为了很好地调节停车位的使用效率,新加坡几乎所有的停车场都实行“月租”“时租”和“择时免费”的收费办法。这些对于停车位不同的收费办法,既保证了大多数车主能够找到相对稳定而又经济实惠的停车位,提高了停车位的整体使用效率,减少了对城市停车位需求量的压力,同时又可避免很多汽车因为把马路边当成停车场而造成车流降速、拥堵等现代城市问题。
除了法律规定的高层建筑必须兴建地下的停车场以外,新加坡解决停车问题的另一个途径就是建设多层(高层)停车楼。一般来说每3到4个住宅楼,共用一个多层停车楼,车位足以满足这几个住宅楼内住户以及访客的停车需求。另外,这些公共住宅小区的多层停车楼,在周末和公共假期都会免费开放时租车位,以方便亲朋好友之间的相互往来,鼓励建立良好的家庭和社会关系。
新加坡解决汽车停车位的办法简单实用,一点也不复杂,对于那些正在进行大规模城市化建设和改造的城市来说具有非常好的借鉴意义。这种解决方案首先是认识到了停车位自身的特殊属性,而不是把它简单地商品化。实行车位只租不售、保持集体所有的做法,避免了简单、盲目地将停车位作为房产物业“一售了之”,也解决了停车位私产化的低效率问题。可以说,一个小小的停车问题,折射出很多公共政策制定时需要考虑的因素,能否解决好这个问题,也是对政府智慧的一个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