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江苏苏州市民黄国刚来到小区门口的派出所,不到5分钟就为买了两年的汽车领到了免检标志。如果是以前,他需要一大早赶到车管所,然后可能排上一上午的队,把车送进检测线检测……2015年,车检“新政”全面推开,让全国5000多万私家车主享受到了私家车6年免检的便利。
去年以来,公安改革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新变化:换补领身份证无需在户籍地和居住地来回奔波,办证用证更加便利安全;足不出户,在线就可轻松办理驾考预约、违法处理,自学直考也进入试点阶段;户口登记不再有门槛,彻底解决无户口问题正在各地全面推进;开具证明不再“任性”,“奇葩证明”和证明过多问题正在得到有效解决……随着《关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相关改革方案出台,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拉开大幕,一个又一个合乎民意、群众认可的实招、硬招被频频放出,给广大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数据多跑路 群众少跑腿
“改革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国务委员、公安部部长郭声琨多次强调,“要一步一个脚印向纵深推进,扎扎实实把各项改革举措落到实处,更多更好地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为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公安部积极会同有关部门推动完善综合配套改革措施,指导各地在准确把握城市定位基础上,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因地制宜制定落户政策。同时,研究并提请国务院出台了《居住证暂行条例》。目前,全国已有27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台了户籍制度改革具体贯彻落实意见,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深圳等特大或超大城市均已提出积分落户。
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证明过多过滥问题,公安部明确,不再开具18种证明材料,并着手研究制定规范派出所开具证明的工作意见。吉林省公安厅经过清理整顿,将原来的51种证明减到9种,减少82%。苏州市公安局与相关部门开通数据平台交换,取消了几十种证明,让数据交换代替百姓跑腿。
没有户口,群众面临乘车、住店、入学等诸多难题,也游离于整个社会保障体系之外。为彻底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并建立健全长效机制,防止产生新的无户口问题,公安部主动会同有关部门,在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分门别类研究提出了具体政策,提请中央审议出台了解决无户口人员登记户口问题的意见。
互联网交通安全综合服务管理平台,为切实解决当前日趋突出的交通安全服务管理供需矛盾,以及群众关心的办牌办证、缴纳罚款和获取信息不方便、不及时等问题打开了突破口。不仅切中了与日常生活最为密切的群众需求,同时还破除地域限制,推出差别化服务,实现了网上与网下的连通。媒体对此评价“在线服务应成政府服务的‘标配’”。
“服务跟着群众”“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是公安改革的一大亮点。北京市搭建网上“民生服务平台”,日均访问量突破百万,业务办理量达1.7万件次。福建省升级改造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户政、治安、出入境、交管等业务全流程在线办理,全年受理群众办事申请507万件,办结率达98%。浙江省温州市推出“114移车特服号”,群众好评如潮。
自我加压 逐项落实
公安改革的难点在于,既要攻坚过去欠账的问题,又要破解发展中的瓶颈问题,有很多改革需要庞大工作量来支撑,更需要在落实过程中各方付出辛勤的努力。
比如,为实现户口和公民身份号码唯一性,公安机关连续多年开展清理整顿,前年和去年又分别清理注销123万个、82.5万个重复户口,目前已基本解决错重假问题,并建立健全了常态监管机制。再如,实现身份证、驾驶证和出入境证件等异地办理,需要建成多个全国信息系统;实现社会各部门共享应用,也需要打通各环节、落实各方责任。
改革越到深处,越需要敢于自我加压、向自我“开刀”。全国公安机关进一步推进“放、管、服”改革,普遍建立了行政审批权力清单制度,取消和下放了一批行政审批事项,并加强了事中事后监管。北京市公安局下放取消了行政审批事项59项;福建省公安厅将省级行政许可的办理时限压缩至法定时限的60%。
备受群众期待的驾考改革,改变过去驾校包办报考,废除名额分配制,直接斩断了利益链;实行就近、方便、网上办理,顺应了群众诉求;坚决将“马路杀手”挡在准驾大门外,保障更多人平安出行,体现了改革目的。正所谓“利益取舍见真招、壳子里子一起改,给自己增加了工作量,把方便让给了群众”。
截至目前,公安部先后召开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达21次,110项改革任务已基本完成34项。对所有改革任务实施项目化管理,由部党委同志分别牵头负责,逐一明确任务书、逐项签订责任状,并规划具体成果形式和时间进度安排。建立台账管理和跟踪问效制度,强化落地情况专题督察,实行季度通报、年中检查、年底盘点。全国公安机关将不折不扣地抓好改革落实工作,充分释放改革方案的含金量,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