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上海拉开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幕,地处上海东北角的杨浦区作为上海建设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积极推进“学城融合、产城融合、创城融合”,进一步激发创新活力,充分发挥自身禀赋优势,努力建设万众创新示范区。到2020年前,形成科技创新中心重要承载区框架体系。
学城融合——充分发挥高校溢出效应
2004年,杨浦就提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公共社区的“三区融合,联动发展”的理念,突破条块分割的体制机制瓶颈,让校区为整个城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让园区为创新创业和就业提供载体,让公共社区为校区和园区提供公共服务。
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杨浦投入逾3亿元,将大学用地从4.2平方公里增加到7平方公里,新增科教用地4000亩,为创新要素的聚集提供了空间保障。
如今,杨浦高校已经形成了“一圈、一廊、一谷、一园”等深层次合作项目,“一圈”是打造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升级版;“一廊”:推进复旦创新走廊建设;“一谷”打造环财大金融谷;“一园”,推进上理工太赫兹产业园。
在学城融合过程中,杨浦涌现出一大批创新企业和成果。比如,上海理工大学组建的太赫兹技术实验室和太赫兹产品中试基地。
此外,杨浦还制定并实施了促进实验室开放和大型科学仪器、设施共享服务补贴与奖励办法,充分调动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使用公共服务平台的积极性,成为上海全市首个市、区双向补贴配套的区县。
产城融合——着力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杨浦多年来着力培育创业创新企业,三年来共培育27个创业园区,孵化创业组织超过1.2万家,年均增长15%。大学科技园为核心的载体已扶持2876家中小科技型企业,为区级财政贡献10.2亿元。
依托高校以及科研院所,一批全国领先的关键核心技术已布局杨浦,包括新能源汽车、北斗导航、太赫兹、超精密制造等领域,培育引领产业的创业公司和创业家,全区科技型中小企业已达6000余家。
从产业发展看,杨浦重点发展现代设计业、科技金融服务业、教育服务业、中介服务业等特色产业。2011年以来,知识型现代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1%。同时,随着上海国际设计和贸易促进中心、中国工业设计研究院落户,杨浦将努力打造上海“设计之都”的核心区域。
近几年,杨浦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20.2%。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上海物联网、智能电网应用示范基地落户杨浦,其中,云计算产业初具规模,全区集聚300余家云计算产业链相关企业,培育了像经尔纬、优刻得、有孚网络等一批“四新”企业。
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1580亿元,年均增长7.5%;完成区级财政收入95.2亿元,年均增长13.6%;荣获全国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区“五连冠”,全区科技经费投入占地方财政支出从2010年的5.3%增长到2015年的7.9%。经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累计272家,每年新增大学生创业企业200—300家,新增科技企业近千家。
创城融合——
让老工业区变成创新创业热土
从2003年的“知识杨浦”到2012年提出“创业杨浦”,杨浦坚定不移扶持创新、鼓励创业,并在上海全市率先将创业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
如今,杨浦着力搭建助推创业的政策体系,包括产业政策、融资政策、人才政策等,以及配套的政府专项资金,让创业者生根发芽。杨浦率先创立“创业前—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四级孵化服务链。与8所高校建立了合作联盟,开设创业课程70多种,超过1.6万人次选修。同时,创业者可以在杨浦便捷获取各类创业服务。“24小时,创业不打烊”的IPOClub咖啡馆,各类“众创空间”50余家。
创新创业载体主要有三大类:第一类是政府参与成立的创新创业载体,包括中国(上海)创业者公共实训基地,高校、科研院所、大型企业等共建的科技园区20家,以及街道创业孵化基地。第二类是新型市场化运作的孵化器,包括“创新工场”上海基地、蚂蚁创客、启迪之星、华创俱乐部、腾讯众创空间等。第三类是国际化、总部型高端商务办公场所,为快速壮大的创业企业预留了办公空间。
此外,杨浦已逐步形成政府引导基金、PE、VC、产业基金、上市等为内容的多元化融资服务体系,区政府引导基金一期、二期母基金分别为2.4亿元、3亿元,撬动社会力量投资超过100亿元。杨浦还引进了中国首家拥有独立法人地位的科技银行——浦发硅谷银行。经过培育,杨浦已有49家企业上市或挂牌。
随着创业企业集聚,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到杨浦创业,逐步形成创城有机融合的发展态势。今后,杨浦将进一步激发杨浦的天然禀赋,通过政府搭台、营造环境,让创业者从起步走向壮大。
·广告
创智天地广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