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2016全国两会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
扶贫资金不能撒“胡椒面”
本报记者 陈发明

“未来几年,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最难脱贫的,扶贫会越来越难,但是力度也会越来越大。”全国人大代表、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认为,现在脱贫攻坚要不断加大投入,但关键是思路要对,做的事情要准,真正地帮扶到需要的人,而不是撒“胡椒面”。

在我国的扶贫攻坚过程中,有个规律:每次新的脱贫标准确定后,第一年脱贫人口会很高,第二年会下降,然后逐年递减。刘永富代表说,“去年我们加大力度,已经改变了这个规律,2013年全国减贫1600万,2014年减贫1200万,去年脱贫人口达到了1400多万,说明这个规律是可以突破的”。

如何破解扶贫资金投入撒“胡椒面”的问题?刘永富代表分析说,除了扶贫专项资金,很多涉农资金也是用到乡镇、村里和农民身上,“但这些分散在各部门的资金用途是各做各的,在精准扶贫到了攻坚阶段时,出现了‘打酱油的钱不能买醋’的状况,结果就是谁的事也办不好,只形成‘雨过地皮湿’的效果”。

刘永富代表介绍,我国各种用途的涉农资金在总量上是扶贫专项资金的10倍左右。除了有些用于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资金不能整合外,还有一半是可以整合使用的。“就是说大于扶贫专项资金5倍的资金可以参与到精准扶贫上来。”刘永富代表说,下一步,国家将出台办法,把这些资金整合起来,“虽然做这件事涉及到许多部门,难度较大。但总的想法就是让基层一线的单位以脱贫规划为引领,来整合这些涉农资金”。

刘永富代表还用一组数据说明社会力量参与扶贫的势头越来越好:在近两年开展的全国“扶贫日”募捐活动中,2014年“扶贫日”当天全国各地收到捐款50亿元,2015年这一数字翻番,达到100亿元,“我们预计今年的‘扶贫日’可能会更好,有望达到200亿元。”刘永富代表说。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