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十三五”时期是脱贫攻坚啃硬骨头、攻城拔寨的时期,必须横下一条心,加大力度,加快速度,加紧进度,齐心协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牧区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引起代表们的热烈反响,他们纷纷就如何打赢脱贫攻坚战建言献策,提出自己的见解。
精准识别——
贫困群众要找对
扶贫脱贫,精准识别是第一要义。在这方面,几个贫困省份和地区都根据各自的区域特点,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2015年,甘肃省在全国率先建立了精准扶贫大数据库,瞄准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对225个特困片带和6220个贫困村、97万贫困户以及417万贫困人口统一识别标准、统一数据口径,动态掌握基本信息,推行扶贫对象实名制管理,区分因灾、因病、因学和缺项目、缺资金、缺劳力、缺技术等不同致贫原因,准确掌握了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需求。
今年全国两会前,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省长刘伟平通过全省精准扶贫大数据管理平台移动终端,随机抽取了7个贫困村和24户去年脱贫的农户作为样本,进村入户调研。“大多数贫困户的脱贫成效与精准扶贫大数据平台反映的情况一致,但也存在个别填报人口数据不准确、填表不规范等情况。”对此,刘伟平代表要求,对于重新核实后依旧达不到脱贫标准的农户,立即退出已脱贫范围。
对于精准识别的扶贫对象,贵州省毕节市探索出了“一看房、二看粮、三看劳动能力强不强、四看家中有没有读书郎”的“四看精准识别法”,并被推广到全国。“毕节市建立了‘精准扶贫云’和‘扶贫专线’,以此来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目标。”全国人大代表、毕节市市长陈昌旭介绍,毕节市通过对村、组的两次公开评议“比穷”方法的探索,以及对县、乡、村三级张榜公示的“两议三公开”甄别法的研究,确保了扶贫对象的精确精准。
“这几年,宁夏回族自治区在精准识别、建档立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2015年进行了两次摸底排查‘回头看’的工作,基本摸清楚了58万个最后的扶贫攻坚对象。”全国人大代表、宁夏回族自治区发改委主任张八五说,摸清楚了致贫原因和脱贫需求后,宁夏要求各级干部在扶贫过程中达到“户户到家、人人见面”的效果,加大信息采集力度,把居住条件、就业渠道、收入来源、贫困状况、致贫具体原因以及脱贫具体需求等方面的问题了解清楚,防止不加区分以及简单化的统计和汇总。
精准帮扶——
多项举措要落实
精准识别的问题落实之后,就进入到精准帮扶的环节。甘肃、内蒙古、宁夏和福建等地区分别通过大数据平台监测、建立帮扶机制、深化与对口区域合作等方式,将帮扶的力度和深度做到最佳。
“在具体工作中,甘肃将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的监测倒逼作用、各项政策的落地生根作用、驻村工作队的协调推动作用、社会力量的整合聚焦作用以及考核评价的激励导向作用。”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说,甘肃将最大限度地挖掘运用好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攻坚战。
甘肃围绕“扶持谁”“由谁扶”“扶什么”“怎么扶”的问题,重点实施“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及“1+17”精准扶贫行动,脱贫攻坚越来越具体和深入。“在甘肃,各界群众参与了‘双联’行动,在更大范围内推进信息、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加速向贫困地区聚集,加快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
内蒙古自治区也在举全区之力推进扶贫攻坚,各级财政安排扶贫专项资金116亿元。内蒙古以省级干部联系贫困旗县的措施为依托,建立了三级干部“一对一”联系帮扶机制,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巴特尔充满信心:“我们的扶贫攻坚战分为两个阶段进行:一是到2017年基本消除绝对贫困现象,26个区贫县全部摘帽;二是到2020年实现80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31个国贫县全部摘帽。”
在东部发达省市对口帮扶中西部欠发达省区的过程中,福建与宁夏两省区建立了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市县乡村结对帮扶、互派挂职干部、部门对口协作等工作机制,创造了政府、企业和社会共同参与的“闽宁模式”,成为全国东西扶贫协作的成功典范。张八五代表说,今年是闽宁合作20年,宁夏将抓住这一契机,深化闽宁对口协作,拓展京宁、津宁、沪宁合作,打造以闽宁镇为代表的东西扶贫协作样板。
精准投入——
政策保障要跟上
除了精准识别和帮扶,对于投入的政策支持也不能少。在这方面,各个贫困地区也积极跟上,主动落实,为脱贫攻坚克难的胜利建立了可靠的政策保护屏障。
“全国还有6000多万人的脱贫任务,解决这样的问题要使用超常规的办法,动员各方面力量,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和重大工程方面给予倾斜,支持西部的超常规发展。”对于这样的投入机制,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彭森说,脱贫攻坚不仅仅是把任务交给地方,和地方签订一些协议,“国务院各部门不仅是发包方,也是承包方。每个部门在西部地区和贫困地区,要落实一定的脱贫攻坚责任”。
在基层扶贫攻坚战的实践过程中,很多地方探索了整合涉农资金的不同模式。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县长杨东告诉记者,古浪县打破行业界限和部门分割,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切实解决了“钱从哪里来”的问题。同时,古浪县利用妇女小额贷款、“双联”贷款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等惠农贷款政策,在让贫困户“贷得上”、将贷款“放得准”、把贷款“用得好”等方面下了大功夫。
内蒙古自治区近年来启动实施了对农村最大规模的一次投资行动,向农村牧区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修路、盖房、打井、通电,建超市、卫生室、文化室、校舍等举措,使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全国人大代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旗长索曙辉认为,民族地区更有赖于以上级深入开展的“兴边富民”行动为基础,完善差别化支持政策,优先安排资金,明确“谁来扶”的问题。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易地搬迁脱贫要达到200万人以上,这对定西这样的贫困地区来说是个好消息。”全国人大代表、甘肃省定西市委书记张令平说:“应认真解决贫困人口脱贫后扶贫政策保留的问题,尤其对政策保留年限,特别是贷款、上学、看病、产业发展和对口帮扶等方面的政策,都要从上到下进一步明确。”
文/本报记者 陈发明 许 凌 陈 力 吴秉泽 李万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