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两会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日里话开放
要言君

3月7日,两会进入第5天。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的北京、云南等14个代表团举行了媒体开放日。至此,已经有26个代表团举办了媒体开放日。各代表团与境内外媒体面对面交流,回答记者提问,回应舆论关切。

连日来,媒体对各代表团的开放日活动参与热情高涨,很多代表团面对的记者人数远远超过了代表人数。福建团有68名代表,迎来了93家境内外媒体的130余名记者;山西团代表人数70人,要面对60多家中外媒体的130多名记者;而拥有76名代表的江西团则吸引了80家媒体的150多位记者……

记者们热情高,问题也很热辣:“黑龙江省GDP增速全国倒数第三和天价鱼事件怎么看?”“山西经济下行和反腐败有关系吗?”“海南的欺客宰客现象治理得怎么样了?”……

“你这两个问题没有那么可怕”,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的回答显示了人大代表们面对“尖锐问题”的真诚坦率。亮态度、讲故事、谈措施,代表们不回避问题,开诚布公,回应积极。许多代表团还准备了采访手册,将代表们的联系方式留给记者,方便采访和会下继续交流。从容得体的言行背后,是代表们阳光开放的心态。

全国人大会议各代表团首次向媒体开放,始于1995年。当时大会安排了一些代表团,在一定时间内,由全体人员或部分人员回答记者提问。之后,代表团开放的频率逐年提高,开放日最终形成制度。到了十二届全国人大,各代表团在大会期间至少开放一次。

“开放”的质量也越来越高。开放时间从个别时段延长到整场,回答提问人数从定额到全体代表,记者的提问机会从提前报名到更多随机安排。从2007年开始,公布代表团驻地地址和联系电话,实现团组审议过程直播,允许境外记者参加新闻发布会和直接采访代表。

开放日活动越来越丰富多彩。代表们从被动地回应记者变为主动邀请记者,从不太愿意回答问题变为主动发表意见。近年来,各代表团已将开放日作为自我展示的机会和平台主动引导舆论。地方经济社会蓝皮书等已经成为不少代表团开放日的标配。

两会开放日制度的发展过程,正是中国民主法治不断取得进步的缩影。透过代表们的坦率从容,全世界看到的是一个更加开放自信的中国。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