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6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发展引擎更强劲有力
本报记者 齐 慧 王 晋 佘惠敏 沈 慧

在历经长达30年的高速增长后,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速放缓,传统动能减弱。如何适应这个局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当传统动能由强变弱时,需要新动能异军突起和传统动能转型,形成新的“双引擎”,才能推动经济持续增长、跃上新台阶。对此,代表、委员们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和思路。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60多次提及“创新”。

“创新”成为中国两会最强音的背后,是在传统动能不足的现实背景下,科技创新正在推动新动能不断成长、化蛹成蝶。2015年,科技进步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已达55.1%。

全国政协委员、工信部原部长李毅中认为,要发展好新兴产业,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关键就是要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而掌握核心技术的关键,就是抓好科技创新。对于如何增强创新力,李毅中委员认为,这中间既要发挥好企业主体作用,也要发挥好政府的组织引导作用。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电子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徐晓兰认为,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发挥得怎样、简政放权能否深入持久,直接决定了创新的活跃度。“面对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重大机遇和挑战,必须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破除影响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徐晓兰委员指出。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政协副主席陈放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民营企业具备创新的活力,是创新的主力军。要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更需要在体制机制方面,出台一些政策措施推动创新。他认为,做好顶层设计会带来更大推动力。

陈放委员说,去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在部分区域系统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的总体方案》,四川省入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四川省正在认真制定创新改革试验方案,重点推进绵阳科技城建设,推动北斗导航等军民融合发展。当地推动军民融合、区域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举措,可谓抓住了在创新驱动方面的“痛点”,已初步产生了很好的效果。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近3年来,我国共淘汰落后炼钢炼铁产能9000多万吨、水泥2.3亿吨、平板玻璃7600多万重量箱、电解铝100多万吨,提高了这些产业的整体效能。

化解过剩产能只是治标,要想让传统产业脱胎换骨、实现动能转换,还需产业转型升级。“据估算,我国有大概100万亿元以上的传统工业资产。推动这些资产优化升级,盘活我国巨大的工业资产存量,将成为我国经济稳增长的巨大动能。”李毅中委员指出,技术升级改造是我国工业由大变强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发动机厂维修部门高级经理徐小平一直关注着“上海制造”。

“过去,‘上海制造’尤其是上海机床很有名,但这些年很多机床厂开始走下坡路。”徐小平代表说,我们引进了大量高端设备,但不掌握核心技术,靠供应商维护设备,响应速度慢、成本高,花钱还买不到优质服务。现在“上海制造”缺的是精细装备、精细加工、精细检测和精细材料,重振“上海制造”需要技术升级创新,需要组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创新、设计团队。

让传统产业焕发青春,除了技术创新外,也呼唤管理创新。现在国内的消费者对外国商品的热情和信任似乎高于国产商品。“一定要赋予产品新理念、新模式迎合未来消费需求,这就需要不断创新管理理念。”全国人大代表、光明食品集团副总裁葛俊杰举例说,光明乳业通过创新,3年时间让莫斯里安这个单一品牌的销售额在全球突破了70亿元。

“光明食品集团的全产业链优势和全球食品集成优势,再加上食品安全可追溯系统和互联网,形成了我们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作为一家传统食品企业,在‘互联网+’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构建跨境电子商务平台,目前‘都市生活’已经上线,光明全产业链、生鲜和品牌优势都在这个平台上对接。”葛俊杰代表介绍说。

更加重视人才培养

无论是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还是新兴产业跨越发展,最终都要实现更多依靠人力人才资源和科技创新来推动发展这一目标。对此,代表、委员们感受很深。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庆达投资集团董事长孙太利表示,“无论是科技创新,还是发展新兴产业,我感觉一些企业最匮乏的不是资金,而是人才,尤其缺乏高级人才和技术人才,我国的职业教育目前还存在发展不足的问题,有些大学生管理知识学得多、专业技能学得少,不适应企业的实际需求”。

孙太利委员认为,“中国制造2025”是要发展高端制造业,重在培养高级技工人才。目前,我国传统产业工人有7000多万,60%是初级工人,只有5%达到高级水平。而德国等制造业强国的高级工人占比则达35%至40%。他建议,国家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高校要调整教学计划,加大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加大校企对接、校产对接、学校与企业的研究机构对接。

“成果论文化、论文职称化的科研倾向,导致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不利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基础地理信息中心原总工程师李莉认为,目前人才评价某些量化指标偏离了人才的本质内涵,误导人才的精力投放错位,研发成果与转化应用脱节。李莉委员建议,应限制和纠正学术评价的利益化与行政化交织现象,相关部门应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等,通过分类、分级、分层管理,建立科学完整的科技人员评价和任用体系。

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自动化所研究员易建强发现,第一批国家实验室和第二批国家实验室筹建至今已有十余年,但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这些筹建的国家实验室在组织形式上往往是几个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简单拼凑和组合,在经费上没有得到国家的充分支持。

易建强委员建议,应尽快明确科研机构建设国家实验室的标准,并以法律形式保障国家实验室的预算,确保科研人员能心无旁骛地专心进行科研攻关,并在待遇上予以保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