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扶贫开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3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康互助组”帮到了根上
本报记者 李琛奇 陈发明 通讯员 李 丽
2月22日,驻村干部查看菌棒生长情况。两当县引进龙头企业,免费为村民提供钢管大棚、菌丝和技术指导,同时以定向收购方式保障后期销路。 李琛奇 李 丽摄

两当县地处甘肃省东南部,位于嘉陵江上游,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深,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也是国家确定的秦巴山特困片区县之一,一度被认为是甘肃省脱贫攻坚难啃的“硬骨头”。短短3年时间,两当县成为甘肃省精准扶贫的明星县,以“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的“两当模式”被推广应用到众多贫困县。这种模式主要是引导企业、专业合作社、致富能人、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通过产业嫁接、资金捆绑等方式组建“小康互助组”,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扶贫政策、市场销售等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保障稳定增收,达到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目的。

2月22日,甘肃陇南,一场大雪悄然而至。见到记者,两当县杨店乡灵官村致富能手胡光林笑着说:“瑞雪兆丰年。”

这几年,通过“小康互助组”,两当县扶持贫困群众发展核桃、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实现了贫困群众致富产业全覆盖,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速连续3年高于甘肃省平均水平。目前,2.79万人口实现稳定脱贫,贫困人口减少到3400人,贫困发生率从58.8%下降到9.5%。

“外来户”也有春天

胡光林是“小康互助组”的最初受益人。2008年,18岁的胡光林和父母从100多公里外迁入灵官村时,住的房子破破烂烂。由于是外来户,没有土地,加上家庭发生突然变故,让本来以打工维生的胡家生活变得更加困难。

2012年,甘肃省启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省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结对帮扶胡光林。路志强考察了当地气候土壤条件后,给胡光林算了笔产业增收账,动员他通过租赁土地的方式发展育苗产业,还帮他家协调了5万元“双联”贷款。2013年,胡光林从贷款中分出6000元,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种下半亩菩提树苗,在检察院帮扶干部和村里育苗大户的技术指导下,当年就实现纯收入2万元。如今,胡光林年收入超过6万元,成为村里“小康互助组”的带头人,带着其他贫困户奔小康。

什么是让胡光林脱贫致富的“小康互助组”呢?甘肃省检察院联系两当县后,路志强先后20次深入县里的12个乡镇50多个村深入调研。了解到一些致富能人懂技术、会管理、善销售,有扩大发展规模的愿望;贫困户有劳力、土地和享受优惠政策的优势,有实现脱贫致富的需求,如果二者采取一对一、一对多的方式,以产业为纽带结对组合,双方按投入比例签订协议,明确职责,分配收益,不失为一种脱贫的路子。于是,在杨店乡灵官村、站儿巷镇崖角村等几个村子,依托能人大户已有的产业基础,动员致富能人与贫困群众签订“互助协议”,率先探索出了最初的“小康互助组”模式——“致富能人帮带型”。

去年11月,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调研后认为,这种模式“联到了心上,帮到了根上。”两当县副县长李娜告诉记者,随着扶贫工作的推进,两当县的“小康互助组”已由一种模式发展为七种模式:致富能人帮带型、龙头企业引领型、专业组织带动型、优势互补共富型、电商扶贫拉动型、产业发展服务型、党群结对帮扶型。目前,全县已发展“小康互助组”480个,带动贫困群众2880户1.09万人,实现了“小康互助组”带动贫困户全覆盖。

为解决小康互助组、农村合作组织、能人大户发展资金短缺问题,两当县还探索出“带动类贷款”模式,对无致富能力的农户以其贷款额度入股,年底按股分红。农牧、扶贫、财政等部门组成专业技术服务队,上门服务。目前,全县入股带动型互助组共为1540户贫困户贷款6758万元,出现了人均收入超万元的“万元村”,实现整村脱贫的小康村。

贫困农民有了“致富宝”

“没有小康互助组的帮忙,要脱贫根本不敢想。”雪后的天气刚刚回暖,两当县左家乡蚂蚱河村村民骆立功马上开始为他的“香菇事业”忙活起来。

因车祸失去右臂、中年丧妻、儿子在北京打工尚不能补贴家用、文化水平低、打零工度过一日是一日……这是两年前骆立功面临的困境。可如今,小小的香菇成了骆立功的“致富宝”,靠种植香菇,他每年可收入4万元。如今,他已是“小老板”,要给帮工的5人发工资。左家乡党委书记告诉记者,“全乡只要种香菇的,全部实现了脱贫”。

为骆立功免费提供钢管大棚、菌棒、菌丝等材料的黄波菌业科技公司正是甘肃省检察院在帮扶过程中引进的龙头企业。两当县食用菌开发中心主任罗荣庆介绍,截至目前,企业已带动全县10个乡镇2个工作站、608户农户发展食用菌栽培,受益人口3000余人,其中带动贫困户374户1871人,可实现年总产值5000万元以上,仅此一项,就带动全县农民可支配收入增加600元。

在两当县,香菇为众多贫困户撑起了“致富伞”。杨店乡灵官村贫困户、65岁的王定福往年靠退耕还林补贴、低保补助、粮补和打零工维持生计,一双儿女还在上大学,每年需要支出2万多元,在外打工的夫妻俩辛辛苦苦一年,节衣缩食,日子过得很紧巴。回到村里看到很多贫困户仅半年就实现脱贫,他急忙找到村支书,强烈要求加入“小康互助组”。在加入香菇互助组的4个月时间里,就挣到了10000元。

王定福清楚地记得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鼓励他的一句话,“靠政府的同时,更要自力更生”。在加入互助组后,他一直留心学习种植技术,他相信,今年上半年就能学会自己种香菇。

房前香菇棚,屋后筑蜂巢,是两当县很多村子的景象。车子绕行在山间公路,山坡两旁到处是养蜂基地。金洞乡新潮村栗子坪组75岁养蜂老人聂金荣日子过得很悠闲,20个蜂箱平日不用多管,冬天做好保温,端午、中秋收蜜,所产蜂蜜留下一些自己吃,剩下的每年可卖3000多元,自己零花绰绰有余。如今,两当县的狼牙蜜已通过线上线下销售平台走向全国。

李娜告诉记者,通过“养殖大户+贫困户”“合作社+贫困户”“党员+贫困户”和贫困户“抱团互助”等多种小康互助组形式精准发力,全县共成立生态养殖小康互助组34个,带动贫困户174户689人。

“小康互助组促进了贫困户‘单打独斗’和大户‘各自为政’向组织化、规模化生产转变,将企业、合作社、能人大户等社会力量的技术、项目、资金与贫困户的扶贫政策有效结合,让精准扶贫政策发挥了最大效益,让贫困群众获取了更大利益。”两当县县长郭省军说。

“再也不为学费发愁”

接连几日,两当一中政教处副主任王志勇的手机响“爆”了,开学在即,无数学生和家长向他核实“高中不收学费”是否属实,王志勇总会坚定地回答:“不仅不收学费,还免学杂费、住宿费,贫困生有补助,优秀师生有奖励。”

从2016年春季学期开始,两当县正式将高中阶段纳入义务教育,实现小学至高中“十二年义务教育”全覆盖。“教育扶贫”也成为两当县精准扶贫的特色。

“开学后,每名学生每年将享受1400元至3400元不等的免费教育。”两当县教育局副局长王建利告诉记者,每生每年将享受免除学杂费640元,住宿费220元,平均书费450元。此外,对于孤儿、父母残疾丧失劳动能力或其他家庭困难的学生,每人每年补助1000至2000元;新入校优秀大学生一次性奖励5000至1万元。同时,资助困难教师,奖励优秀教师。

王建利说,支持资金全部来自由教育局义务管理的“甘肃省两当县双联爱心教育基金会”,基金会于2015年12月成立,由两当县双联帮扶单位、甘肃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路志强和江苏南京经贸学院原副院长杨长淳教授发起倡议,县委、县政府、县教育局共同筹办,目前收到社会各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款2300多万元,每年产生的150多万元利息将全部用于高中义务教育,2016春季学期在校的900多名两当籍高中生将成为首批受益者。

双胞胎姐妹赵米兰和赵米雪以前总担心没钱上学。可今年春季开学,她们不再为学费发愁了。上学期,姐妹俩上学共交费2000多元,“高中免学费”的学费减免政策,对8口之家却只有1个劳动力的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父亲每月3100元的工资要支撑奶奶和妈妈看病吃药、2个学生上学及全家吃饭生活等支出,其中仅妈妈因为糖尿病每月就要支出1400元药费。姐姐赵米兰总是恳求妈妈无论如何让她们继续上学,但开学的日子却是她最发愁的时候,家里背着5万元的欠款,能借钱的亲戚家又跑了一遍,开学的日子却一天天临近。

“确定免除学费后,人一下子轻松了。父母不容易,我们一定要好好学习。”赵米兰坚定地对记者说。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