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强寒潮来袭 八方温暖应对
本报记者 杜 芳

近日,罕见的“霸王级”寒潮席卷我国大部,不但打破了人们与“暖冬”的约定,而且任性地一路南下,吹风飘雪。

中央气象台数据显示,从1月21日夜间开始到24日凌晨,西北、华北、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东部、华南及西南地区东部等地最低气温最大下降幅度有6℃至10℃,局地达12℃至16℃。1月24日,全国有25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气温跌破历史最低值,其中包括山东烟台、青岛、日照,江苏淮安、响水,上海浦东,四川北川、泸定,陕西华山等。

而且,气温0℃线不断南压。截至24日7时,0℃线已经位于福建中部、江西南部、湖南南部和贵州南部一带,江南大部地区气温已在冰点以下,华南中北部气温1℃至4℃,贵州大部和云南东部为零下8℃至2℃。全国罕见地从四川到上海、从山东到云南,都被这股大寒潮裹挟,广度之大,也是近二三十年之最。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告诉记者,这股强冷空气的确带来今冬最冷天气,加之影响范围较广,因而可称作“今冬最强冷空气”。面对这样一次大范围的寒潮天气,2008年的那场冰雪灾害仿佛又出现在眼前。对此,专家表示,此次冷空气单个过程强度可以与2008年相比较,但不会持续出现2008年那样的低温雨雪冰冻天气。2008年是五六次雨雪冰冻天气过程连续在一起。本次过程雨雪强度虽够强,但冻雨的范围和强度不如2008年猛烈。

让人们放心的不仅是气象专家的话,更是相关部门的应急举措。从及时准确作出预报发布预警,到积极服务决策,再到多部门联动配合——灾难应急更加井井有条,既让公众吃了“定心丸”,也为寒冷天气增添了“暖色调”。

关注气象信息的人们不难发现,早在1月15日,中央气象台及地方气象台预报员就明确指出中东部地区1月20日起的大范围雨雪过程,以及1月21日至25日的强降温和大风天气。1月20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雪、冰冻、寒潮)四级应急响应;同日20时,应急响应级别升至三级。中国气象局应急办、减灾司、预报司、观测司、气象中心、气候中心等立即进入应急响应状态。

在这次应对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的过程中,气象信息如一支“发令枪”,“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体系发挥出重要作用。上海、黑龙江、内蒙古、湖北、广东、浙江、江苏、江西、安徽等省区市均就应对此次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作出部署。在最强冷空气到来前,各地相关部门已经做足准备。

早在寒潮过程来临前,气象专家就指出,受大风降温降雪的影响,南方地区大部冬小麦、油菜、露地蔬菜及柑橘、茶树等经济林果将遭受冻害或霜冻害。对此,农业部高度重视并紧急部署防范工作。受影响各省(区、市)农业部门切实做好强降温和雨雪天气防御应对工作,通过为农作物采取增温、防冻、除雪措施,以及调配救灾种子、种苗、化肥、疫苗等,全力确保农业生产安全。

与此同时,南方电网公司积极展开融冰、除冰行动,力保春运供电安全。在贵州,调配直升机参与抗冰应急飞行巡视;在广西,动员应急队伍并调拨发电机等应急装备。

张涛表示,26日至28日南方虽然还有强降水过程,但是温度有所回升,而30日左右,气温将达到常年平均状态,寒潮不久就会过去。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