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合肥机务段机械钳工王涛:
传递爱心的“换心人”
本报记者 白海星 通讯员 陆应果
王涛在志愿者活动中慰问孤残人员。(资料图片)

“如何在春运的舞台上做好公益事业,服务重点旅客?”猴年春运即将来临,“换心人”王涛带领他的团队,早早就在谋划春运服务的细节了。

40岁的王涛是上海铁路局合肥机务段设备车间的一名机械钳工。他是一名心脏移植患者,胸腔里跳动着别人的心脏。生命得以延续的那一刻,他便选择在工作之余从事公益活动,把爱心传递给越来越多的人,先后获得“安徽好人”、全国首批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等荣誉。

2005年7月的一天,王涛突患感冒,并伴有咳嗽、呕吐、气喘等症状。医生给出的诊断是:患有扩张性心肌病,要想挽救生命,只有进行心脏移植。

心脏移植手术费用高昂,这让并不富裕的王涛望而却步。2010年,王涛一家人下定决心为他“换心”,在准备手术过程中,却不幸遭遇血荒。失去信心的王涛不经意间在某论坛发了一篇求助帖子,竟引来许多陌生人献血。上海局、合肥机务段的领导也多次赴医院看望慰问王涛,落实帮扶政策。

“没有好心人的救助,我就活不到现在。对生命的眷恋和期盼,唯有经历过生死的人才有切身感受。”王涛的眼睛湿润了,“我要知恩图报,尽最大力量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心存感恩的王涛把助人的信念铭刻在心,生活的重心也从此改变。义务献血、参加志愿服务、捐助重病患者、策划组织公益活动……5年来,军人出身的王涛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志愿服务逾7000小时。

王涛深知那些“心友”术后对健康的渴望。他建立起我国首个心脏移植患者网络交流平台,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等6家医院的多名专家汇集在此,让280余名“心友”及时得到康复指导。

道义和责任考验着王涛。王涛家庭条件不好,每个月仅药费就要花去8000多元。可他总说,“比我困难的人还有很多,能帮一分是一分”。安徽安庆的5岁小朋友李超不幸患上再生障碍性贫血,王涛从紧张的生活费中挤出1000元,第一个带头捐钱。

2014年,以王涛为首的一批“安徽铁路好人”成立了安徽好人志愿者联合会,他被推选为会长。两年来,王涛组织参与策划了近百场大型公益志愿活动,共帮助近千人、募集帮扶基金300多万元。

安徽阜阳的一对夫妇生下患有不同程度疾病的四胞胎,高额的治疗费令拮据的家庭不堪重负。王涛获悉后,及时牵头发起募捐活动,将募集到的2.4万元捐给安徽省红十字会,定向用于四胞胎的后期康复治疗。

“换心人”一般只有10年寿命,但王涛毫不畏惧,反而更加珍惜时间,积极投入到公益助人的活动中去。

“留给我的时间原本就不多,能为更多人贡献一点爱心,哪怕是一句鼓励、一个微笑、一分钱,我也会认真去做,这是我的精神寄托!”当别人劝他不要这么拼时,他坚定地说:“也许有一天我会倒下,但我们的团队会把爱心传递下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