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务院办公厅组织、国家发改委等15部委指导,中国政府网和中国网络电视台主办的“发现双创之星”大型主题系列活动日前走进广东,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创客面对面交流和互动,共同推进“双创”工作的开展。
争先恐后
创客为经济注入新活力
2015年,“发现双创之星”活动一共走进了北京、安徽、上海、山东等八个省市,广东是第九站。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也是中国最具有经济活力的地方之一,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广东这片土地上一直充满着“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这里诞生了深圳奇迹,崛起了华为、腾讯等一大批世界知名企业。更重要的是,无数后来者,正凭借着自己的勇气与智慧,以创新创业的形式,为广东乃至全国的经济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活动期间,记者在广东各地一路走来,不断感受到珠三角不断奔涌的创新创业热潮。
黄源浩是广东省100名“双创之星”候选人之一,2002年从北大毕业后,他一直在海外留学和工作,专注于对光学测量技术的研究。2013年他回国创立了深圳奥比中光有限公司,主要进行3D传感器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D传感器,通俗来说,就是机器人的眼睛或者互联网的眼睛,通过三维传感,精准捕捉传统的二维摄像头无法准确捕捉的空间距离,使得获取的图像数据精准度大幅度提升,可以让物联网更加智能。
作为一项深刻影响物联网未来发展的尖端技术,微软、英特尔、谷歌等纷纷大力度投入研发,并生产了大量相关产品,但是中国此前一直没有成熟的量产3D传感器。黄源浩说这让他充满使命感:“我们的目标,就是在三维传感、人工智能的领域,和苹果、微软、英特尔PK。”
这种使命感正是黄源浩归国创业的动力。“在国外求学工作的十年,我看到太多印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国外销售,但是却非常少看到‘中国创造’或者‘中国设计’的产品。在和国外朋友交流的时候,他们对中国的印象,基本上都是山寨产品多,对我来说,这是一种压在心中的痛。”黄源浩说。
带着这种动力,2013年黄源浩回国创业。经过3年的发展,来自深圳奥比中光的产品已经开始量产,订单金额已经过亿,包括国内的乐视,国外的谷歌、亚马逊等公司都在订购他们的产品。
当被问到为何选择深圳作为自己的创业起点时,黄源浩提到了三点原因,第一是深圳的创业氛围十分浓厚,这对公司集聚创业精神十分重要,其次是珠三角的产业配套十分完备,让他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获得了巨大的便利,节省了成本,第三是广东省政府和深圳市政府的服务让他印象深刻,“不但扶持政策多,而且真正展现了一个服务型政府的形象。”
加减乘除
政府不断完善服务
政府服务的不断完善是记者采访众多创客时被他们提及最多的内容,2013年以来,广东省先后出台《广东省关于发展创业投资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意见》《关于深化金融改革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意见》等多项举措,多管齐下,从加减乘除四个方面推动创新创业发展。
所谓加法包括以下几点:首先是政策的受益面更广,各类劳动者都可以享受免费培训和创业服务,初创企业可以享受创业担保贷款和政府贴息,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还可以享受创业带动就业的补贴。其次,扶持的方向更加精准,对大学生实施创业引领计划,准备用四年时间引领五万名大学生进行创业,对留学回国人员也进行创业启动的相关支持计划,每年资助500名优秀的初创企业经营者参加高层次的素质提升计划。此外,补贴的力度更大,相比于国家出台的10万元额度的小额贷款,广东省的小额贷款额度是20万元,捆绑式贷款则可达200万元,都由政府进行贴息,优秀创业培训项目则可享受到5万元到20万元的补贴。
减法则聚焦于减轻创业者负担,降低创业门槛,精简工商登记制度程序,简化民办非企业的办事程序,降低办事门槛,各项补贴申领在网上办事大厅即可办理。在全国率先采取了告知承诺制和失信惩戒制,申办人员提供相关材料,确认真实后把补贴直接发放到账户上,创业就业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一站式受理,一窗式办结。同时减免税费负担,养老保险降低到13%左右,失业保险费率从3%降低到2%,并计划进一步降低到1%,工商保险费率也将下调20%,进一步减轻企业的负担。
乘法更加灵活,主要在于撬动社会资本参与创业投资,省财政设立创业引导资金,首期投入两亿元,通过引入参与、风险补偿和最终投入等方式,撬动10倍以上的社会资本参与投入。同时引导加强创业服务载体建设,到2018年,广东省将使得现有的400多家创业孵化实训示范基地数量达到1000个,并争取每年在这些基地里面孵化1万家以上企业。广东省还实施了多项人才计划,引导高层次人才聚集创新。以珠江人才计划为例,财政每年安排8.5亿元对双创团队给予1000万元到1亿元的资金扶持,对领军人才给予600万元的资金扶持,“南粤百杰”“百千万领军人才”“百千万青年拔尖人才”等则可以获得10万到100万元不等的资金扶持。
除法旨在破除身份限制,不分户籍身份,都可以享受到创业带动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对所有在广东的劳动者,每一次提升职业技能,都可以获得政府给予的补贴,同时改革科技人员职称评价,从以学历论文等为指标的评价体制转变为以专利创造发明、标准化制订和成果转化等内容作为主要评定依据的职称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