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6年1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个初见成效的非遗成果
数据库活了
庞彩霞

数字时代,非遗项目不仅要变成计算机语言录入电脑中,更要让人们使用它,接触它

2011年颁布实施的《非遗法》明确指出:“文化主管部门应当全面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关情况,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及相关数据库。”这是国家第一次在法律层面明确了开展非遗数字化保护的必要性。经过多年摸索,非遗数据库的建设取得一定的经验和成果,在非遗保护及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非遗保护的实际操作中,数据库是非遗保护的基础工作。现在,切实可行的办法是通过文字、照片、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各类载体,利用非遗数据库来记录非遗项目的核心与代表性内容。数据库采用数字化技术的记录手段,类似于人类学研究中的“描述”,而在“描述—解释—评价”的研究过程中,“描述”位于研究工作的底层,因此,建立非遗数据库,是全面、完整地呈现各个非遗项目的特性,为后续研究、保护工作提供支撑的基础环节。

在收集归纳的基础上,非遗数据库还成了管理非遗项目的有效方式。我国的非遗种类多样,内容丰富,因此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工作较为繁杂,需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而在非遗的保护中,数据库越来越凸显出其操作灵活、便于储存与管理的特性,这对于提高我国非遗资源的管理水平,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开展系统的保护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

与此同时,非遗数据库的传播手段能够符合人们的接收方式。因为,建立非遗数据库,实际上也是信息传播的编码过程,它将每一个非遗项目转化为文字、图片、声像、数据等符号,对非遗信息资源进行系统的、形象的、逻辑的表述。简单地说,就是使得非遗项目通过数据库的平台,将信息转换成符号,人们再通过这个平台展现的符号,组合成它所表达的思想内容,以直观地达到传播的效果,从而提高社会大众的保护意识,加大非遗的保护力度。

今天,非遗数据库已经可以被活化利用,渐渐成为非遗的基因库。那里,非遗基因正被进行解码提取,并与相关领域进行产业对接,从而拓展非遗的发展空间。就算大多数非遗项目只能“单打独斗”,处境被动,但数据库却能为解决非遗与现代社会脱节这个根本提供更多帮助,从而使传统文化渗透到更多领域中,吸引人们的关注,不至于沦为一种符号。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