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遗,是与时俱进求发展,还是继续闭门造车,答案不言而喻。
身处这个共享和互动的互联网时代,非遗要适应周围环境,必须要学会利用数据、网络,这已经成为保护非遗的必须步骤了。
百度大数据显示,互联网已经成为传播非遗知识最重要的途径,31.1%的人通过网络来了解非遗,占所有了解非遗途径的第一位。
让互联网助力非遗的传承,让其中凝聚的文化精粹保存下来,用互联网思维来构架非遗保护,将是个有益的探索。人们想出了很多方法。比如,对手工技艺这类贴近生活贴近市场的非遗项目,可以通过网店的形式让更多人把它们带回家,而舞蹈、音乐这些非遗项目,则可以打造非遗特色品牌,结合网络宣传,让更多的受众感受“非遗”带来的传统文化的魅力,让更多的年轻人看到非遗的价值。
互联网不仅扩大了非遗的传播范围,让非遗文化渗透到亿万网民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希望为非遗的保护与发展打开一条新通道,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目前的问题。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杨立川曾提出一个观点,即在网络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网络化生存,是非遗保护中不可回避的课题。随着时间的发展,这种看法已经逐渐成为保护非遗各方人士的共识。
有人已经开始着手非遗移居互联网计划了。他们借助互联网手段,让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通过视频方式,将自己的技艺上传到专业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寻找喜欢非遗的青年,并推荐给他们感兴趣的技艺,解决非遗传承中师资、生源信息不对称,以及传授成本高的问题。
这种利用互联网的便利传播、推广非遗文化的想法具有创新意义,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存在许多难题。很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有些传承人居住在乡村、牧区,对网络比较陌生,并且有些非遗技艺,制作过程非常复杂,一段短短的视频体现并不足以包容完整的技术。
我们相信,在未来,不断带给人们惊喜的互联网,一定会给非遗这位阅历丰富、饱经沧桑的“住户”一处称心的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