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农技“痴人”
——记宁夏固原市西吉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田振荣
本报记者 许 凌
▲ 田振荣(右)对种植大户进行技术指导。
▶ 田振荣(左)在田间进行技术指导。 西 宣摄

隆冬时节,大雪纷飞。“我在西海固生活了几十年,头一次看到六盘山大雪封山。”宁夏回族自治区西吉县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田振荣刚从乡下回来,头上、身上沾满雪花。

“农技推广这个不起眼儿的行当,我一干就是25年。总有人问我,怎么就不换换地方?我回答他们:农民需要我,而且越来越需要我!”田振荣的话令人动容。

痴迷事业25年

田振荣出生在西吉县新营乡石砚村,过去家里靠种十几亩冬小麦度日,经常吃不饱。少年时,他便立志走出村寨去读书。学什么?别的不学,就学农业。行行出状元,就不信种田种不出名堂。田振荣如愿考入固原农业学校,毕业时,他的同学大多进机关当了干部,田振荣却选择到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当了一名技术推广员。一干,就再没回头;一干,就迷上了这一行。

西吉位于宁夏中南部山区,与其他七县一区统称为西海固。这里缺水,十年九旱,“有雨赛江南,没雨泪亦干”。田振荣立下目标:要努力学习掌握旱作农业技术,积极引进、示范和推广农作物品种,让百姓不再靠天吃饭。

认识田振荣的人,都说他是个“痴人”。他对学习“痴狂”,为及时掌握先进的农技知识和新品种信息,每年从1000多元的收入里拿出300元,订阅《宁夏农林科技》《山西农业科技》《甘肃农业科技》和《中国马铃薯》4种专业杂志;他是工作“痴人”,无论外出开会还是下乡,笔记本不离手,遇到什么事情都记下来。为详细掌握新品种的生长发育规律和特点,他起早贪黑做记录,衣衫常被晨露打湿;他对事业“痴迷”,一次,在下乡培训农民途中,由于下雪路滑,出现交通事故,造成腰椎压缩性骨折,但他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病情稍有好转便投身到农业推广工作中去。

20多年来,田振荣扎根泥土,投身农技推广事业,在造福一方百姓的同时,也得到了精神上的回报:2009年获得“宁夏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2014年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313人才工程”领导小组专家成员、国家燕麦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专家组成员等。

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

“田主任经常带着技术员早晨六点出发,下午两点多才吃上午饭,夕阳下山才回来。嘴巴干裂了,手粗糙了,衣服鞋子都脏得不成样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对他来说是常态。”西吉县扶贫办副主任谢澄说。

农技推广无外乎推广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及现代农业新品种,让农民认可、接受直至学会独立操作,最终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见证人和实践者,我工作虽然很辛苦,但很有成就感、很快乐。”田振荣嘴角溢出微笑。

西海固的人穷,不但穷在生态环境恶劣上,很大程度还在于这里的群众文化水平低。“初入这个行业时,西吉县41万农民中有70%是文盲或半文盲,开展农技推广工作难度很大。”田振荣说。从最初推广如何使用优质化肥,到推广冬小麦新品种庄浪10号,从让农户认可青薯168到认可玉米承单20,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脑力和体力。他工作的前10年,信息化不发达,也没有现代化的交通工具。靠着一辆自行车、两条腿,他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走,挨家挨户地教,翻山越岭、风餐露宿是常事儿;近10年,基层农技推广不断面临新挑战:推广农村沼气“一池三改”生态技术、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荷兰马铃薯病虫害防治体系等,他仍旧一个乡镇一个乡镇地走,一个村一个村地讲,培训了一批又一批农民,每天讲解10多个小时,口干舌燥是常事儿。

“我也能独立上台讲课了!”县农技推广服务中心技术员马克大声地说,“我是转业军人,10年前到这里做农技推广技术员。起初,我并不安心工作,田主任像慈父一样耐心帮助我。明天,我要去偏城村给100多农户讲马铃薯淀粉加工和农田灌溉技术,那里的农民挺欢迎我呢”!

就这样,多年来,田振荣率领由44名技术员组成的农技团队,足迹遍布西吉县的山山岭岭,帮助几十万文盲农户用上了新技术,帮助有文化的农户成为现代新农民。全县冬小麦、玉米在宁夏率先应用现代种植技术,覆盖率达100%,并发展成为西北著名的“马铃薯之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了五番。田振荣的农技团队也因此先后获得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3项、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成果推广一等奖1项等,起草颁布地方标准两部。

“那里的农民都等着我呢”

“田农科来了,快进屋!”多年来,西吉县的农民一见到田振荣,就这样跟他打招呼。“我服务得热心,他们跟我也就贴心。”提起农民,田振荣便滔滔不绝。

“田振荣,你赔我钱!”每当回忆起20多年前,有一次被村民骂上门来,田振荣便笑着摇摇头,“最初农民并不接受我”。初当农技推广员时,田振荣的头等大事是教会农户施肥,可那户村民没有按照田振荣教的标准计量施肥,导致庄稼全部枯萎,“没办法,我只好答应第二年去他家帮助施肥,并赔给他家一袋优质化肥。那时,我一个月工资才120元,赔的那袋化肥就花了75元”。这次走麦城的教训使田振荣认识到,对于文化水平不高的农户,必须上门手把手地教。

当然,也有聪明好学的农民,最终被田振荣培养成农技推广技术员,马建村村民牛永刚就是一个。田振荣说,“尽管他只有小学文化,但非常勤奋好学,对新技术、新品种接受得特别快。几年下来,他家年人均收入高出同村3000多元。现在,牛永刚也背着电脑跟着我四处讲课呢”。

经过多年的培训,农民认识到,想致富必须掌握先进的农科技术。不过,他们对新型农业科技的认知还有一个过程。

去年,农技中心引进一种新技术种小杂粮,许多农民不接受,田坪乡黄岔村陈志和嚷得最厉害,“田主任,不管你怎么说,我都不信”!“你们不干,我们到你家帮你干!”田振荣说。陈志和拗不过,只好让田振荣带着技术员到他家施肥、铺地膜、挖沟甚至除草。去年秋后,陈志和家中每亩地增收近400元。今年年初,他主动找到田振荣,要求采用这种新技术。

上午11时一刻,采访结束。田振荣看了看手表,起身匆匆往外走:“下午两点钟能赶到震湖乡!”“都到午餐时候了,吃了再走吧!”“不行,那里的农民都等着我呢!今天有培训3个乡镇农民的大课,讲我们自主发明的全膜穴播谷子种植技术……”

“那里的农民都等着我呢。”从这句话里,可以看出农民在田振荣心中那沉甸甸的分量,反之亦然。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