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日历 每天一堂文化课
□ 李 丹

说到日历,许多人第一反应可能就是“已经过时了”。爷爷奶奶那一辈经常使用的“月份牌”,父母那一代家中常备的挂历,已在生活中渐行渐远。现如今“80后”“90后”,想要查看日期时第一反应就是掏手机,各种各样的手机日历已经替代了纸质日历的功能。

不过近几年,随着创意日历、文化日历的兴起,日历又悄然回到人们的视野中来。除了指示日期的基本功能外,这些设计新颖、印制精良的日历,也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文化伴侣,发挥了传播知识和增添趣味的独特功能。

乐生活 享文化

日历成了人们提高生活品位、寄托文化追求的生活伴侣

旅游达人、摄影师邱磊是一位爱猫人士。同时他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收集好看的日历。“我家每年都会买一本国外的日历,365天,全是猫主题。”去国外旅游时,碰上精美的风景主题月历,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收入囊中。

邱磊说,他对日历的喜好,完全是由于他对优秀摄影作品和精湛印刷制作工艺的追求,二者缺一不可。“国外的日历和明信片一样,大多使用当地最有代表性的摄影作品,其中还有很多大师作品。那些印刷精美的挂历,大多不大,顶多采用8开对折,和笔记本差不多大小,既可以欣赏,又可以在上面记事,观赏和实用价值都有了。可惜,国内此类日历实在太少。”

邱磊对高质量日历的追求,也是大众的共同追求。最近有网友征集2016年有创意的日历,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积极响应,其中新版《故宫日历》位列榜首。从2009年推出至今,它的销量连年翻番,今年推出的2016版,首印20余万册不到1个月就被抢购一空,创造了一个日历销售史上的奇迹。

这是一款怎样的日历呢?暗红色的布纹封面,给人沉稳大气的第一印象,被读者亲切地称为“红砖头”;翻开日历,每一页的正面是当天的日期、农历、节气,背面是一件印制精美的故宫藏品,配以简明扼要的说明文字。值得一提的是,每天的日期都采用“碑帖集字”的形式,一月一循环,天天不同。

说起这本日历的由来,故宫出版社文化旅游编辑室主任王冠良感触颇深。她说,2009年一次给故宫出版社的新编辑培训时,当时的故宫博物院院长郑欣淼提到了民国版的《故宫日历》。一句不经意的话却让故宫出版人的脑海里闪起一个念头:为什么我们不能重新出版《故宫日历》呢?

由于是第一年出版,加之已是六七月份,要出版明年的日历,时间非常紧张。最重要的,民国日历古朴大气、韵味十足,于是出版社决定直接复刻,向先贤致敬。经过反复比较,编辑们发现,1933年出版的第一本《故宫日历》是由当时的故宫院长易培基题写的书名和日期,到了1935年,就换成了“碑帖集字”的形式。最完美的当属1937年那本,不仅书名,每天的日期都使用的是“碑帖集字”。“于是,我们决定以1937年这本为底版进行复刻。排版时完全采取民国原汁原味的字体和版式,没有使用任何一个电脑字体,就连朔望日和以前发电报用的韵目代日都像搬家一样地搬了过来。”

“我是2008年来到故宫出版社的。《故宫日历》这本书也可以说是我与故宫出版结缘的开始,对它非常有感情,也倾注了许多心血。”王冠良感慨道,民国版的《故宫日历》传达出的是当时故宫人对文化的那份坚守。当时由于战火的逼近,环境波谲云诡,故宫文物面临南迁等重要问题,举办展览让民众参观已是非常困难。而以日历这样一种形式向民众展示故宫的馆藏文物,能给大家的日常生活带去些许文化慰藉和心灵守望。如此看来,小小日历也算是有了新身份,它成了人们提高生活品位、寄托文化追求的生活伴侣。

精耕作 拼细节

日历对印刷质量要求很高,但定价又必须亲民

2010版《故宫日历》一经推出即大受市场欢迎,给了故宫出版人极大的信心和勇气。他们决定连续推出《故宫日历》,也决定以生肖作为其或隐或显的主题。

“2011年是兔年,从兔子本身的特性出发,我们一开始决定以玉器作为主题。”王冠良介绍,“但等打样回来,我们就傻了,效果太不理想了!”由于是黑白印刷,完全体现不出玉器温润透亮的光泽和质感,全部灰成一片。当时时间已经很紧张了,经过与领导沟通,最后他们还是选择了线条感较强的书画,题材以仕女、花鸟、婴戏等以温润文雅见长的内容。在版式上,取消了与现代生活无关的韵目代日,增加了节气、物候等内容,这也引发了许多读者对“七十二候”的不小兴趣。

由于黑白印刷对题材的选取很有限制,将日历升级为彩印的想法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但700多页的内容,成本必然会大大提升。“时任文化旅游编辑室主任的江英老师提出,能不能试试轮转机。于是我们考察了许多轮转机印刷企业。因为日历对印刷质量要求很高,但定价又必须亲民。经过反复测试、调颜色之后,我们推出了2012年版《故宫日历》,而从黑白到彩色的升级,定价只增加了6元钱。”王冠良说。

“由于不同生肖的情况差异,相关文物和藏品的数量差异很大,因此我们也从生肖引申出了不同的专题,比如兔年的仕女画、蛇年的山水画。”故宫出版社副总编刘辉表示,“明年是猴年,因为猴子生性活泼的特点,我们就把它引申为娱乐的主题,如宫廷娱乐、文人的娱乐、女性娱乐、孩子的娱乐、戏曲、祝寿、音乐歌舞表演等等。这样做一是主题非常鲜明,二是可以借此展示许多以往没有呈现过的文物,尤其是一些风俗画。这些画作虽然不是美术史上的名作,但具有社会史和文化史上的意义,可以让人们了解更多古人的生活习俗和娱乐方式。”

2016年《故宫日历》特别邀请了故宫博物院著名书画专家李湜担任作者,这也是《故宫日历》首次邀请相关文物专家撰稿。“作为院里的专家,李湜老师对藏品非常熟悉,找东西会比我们方便得多。应该说,2016版会比我们以前自己做时更专业。”刘辉说。

“《故宫日历》解说词的语言要求平实、接地气,或介绍画作背景,或概括其艺术风格、寓意,都要在100字左右的篇幅内完成,这点其实是很不容易的。此外,要在故宫5万多件书画藏品中,选取既符合主题,又具有一定艺术水准的画作,也是一个难题。”李湜表示,从开笔到完成,共花了三四个月的时间,其间所花心血可以想象。

创意新 巧发挥

通过智力付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日历传播文化的功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情趣

《故宫日历》火了,被模仿和被盗版的尴尬也接踵而至。王冠良表示,他们在网上发现了不少盗版《故宫日历》,印刷质量看似不差,但翻开有一股油墨的臭味,细节上也存在粗制滥造的现象。“对于简单的抄袭模仿行为,我们将诉诸法律。当然,我们欢迎有创意的模仿,大家通过智力付出,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日历传播文化的功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增添情趣。”

受到《故宫日历》的启发和影响,越来越多的创意日历、文化日历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其中读库《日课》系列一经推出,就备受读者推崇。《日课》责编杨雪表示,2010年,他们在修复一套民国老课本的过程中,深深感受到简单的文字中流露出的美感和力度。在推出全套《共和国教科书》的同时,他们也在考虑,是否能利用一种新的形式让这些优美的文字更好地贴近人们的生活。“从2013年开始,我们采用一日一课的形式,推出了《日课》系列日历本,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现老课本的文化魅力。这样不仅适合儿童认识世界、记录人生,也更方便大人温故知新。”

《日课》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分为4册。在内容的选编上,与节日、节气、生活实际紧密贴合。春节时的选文,启发儿童对新年新岁的认识;清明、端午、七夕、中秋等传统节日,也有相应的图文展现前人的过节场景;还有三五句成篇的小故事,介绍生活常识、讲述农耕之美,向儿童传授浅显易懂的道理。“竹几上,有针、有线、有尺、有剪刀。我母亲,坐几前,取针穿线,为我缝衣。”简单几句,勾勒出的场景如在眼前。

在当前这样一个信息量巨大的全屏时代,视觉满载和信息超载让读者应接不暇。《日课》系列借鉴日历的形式,犹如古代山水画的“留白”,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与回味空间,让人们每天都能感受到汉语的亲切和美感。“《日课》系列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大朋友和小朋友的共同欢迎。由于使用的是繁体字,小朋友不易辨认,这套书还成了亲子共读的很好选择。选用的一些黑白线图还能作为填色图,这是读者给我们这套书开发出的新功能。”杨雪笑着说。

除了内容上推陈出新,日历在外形设计上也是极尽创新,已经成为设计师“拼创意”的舞台。英国一家设计工作室推出一款基于云计算的乐高日历,用不同颜色的乐高积木代表正在做的一件事或一个项目,还可以通过扫描同步到谷歌日历上;马德里一位设计师设计出一款“刮刮乐”日历,每过去一天就用硬币刮去日历上的数字;乌克兰设计师设计的火柴日历,每过一天,就可以将代表“昨天”的那根火柴燃烧掉,引发大家对时间和生命本质的思考。

如果你对这些日历都不满意,那么就动手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日历吧。邱磊说,他现在与朋友合作,每年都制作一款属于自己的“猫日历”,用自己在世界各地拍摄的猫的照片PS成不同的场景和故事。在他的日历里,一只只小猫化身成“天使”、“时尚大咖”或“厨师”,让人看了忍俊不禁。“这是很好玩儿的一件事。”邱磊说。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