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天寒地冻,在河南省沈丘县瑞德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却有着另一种景象:包装车间内暖洋洋的,十几个工人有说有笑,忙着将刚生产的“猫砂”打包……
一位给包装箱打码的大嫂告诉记者,不久后,这批“猫砂”会出现在韩国、马来西亚等国外一些宠物猫猫舍中。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种出口“猫砂”的生产原材料竟是被废弃的农作物秸秆,它的研发者是名拥有博士学位的农家子——王洪恩。
中等身材,白皙的脸上架着一副金边眼镜,站在记者面前的王洪恩,英俊斯文。从小生长在农村的他,看到乡亲们为农作物秸秆的去处发愁后,萌生了让农作物秸秆变废为宝的念头。
2008年至2013年,王洪恩在复旦大学求学期间,有意选择了生物工程专业。期间,他发现农作物废料在家庭宠物用品香砂方面具有很大发展空间,便潜心研究秸秆制作“猫砂”的整套工序。经过8年锲而不舍地研发,王洪恩终于获得成功。
去年初,王洪恩怀揣创业梦想,毅然回到家乡白集镇王庄寨村,决心引领大家走变废为宝的“精准脱贫”之路,把家乡的“草”——废弃秸秆点化为“宝”——“猫砂”。他先申请了技术专利,因技术先进、款式新颖、低碳环保、市场前景广阔,又于去年底成立了沈丘县瑞德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司成立后,首批产品“猫砂”很快生产出来,凭借着低碳环保、亮丽新潮等优势颇受国外客户青睐。借助“互联网+”,“猫砂”迅速走出国门,这不仅使公司取得了可观的外汇收入,还为秸秆找到了归宿。
短短一年多,公司就地消化农作物秸秆8000多吨,给乡亲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公司带动了周围十几个秸秆回收站,他们低价回收秸秆,经过粉碎、打捆卖给公司,收入不菲。此外,镇政府还给补助。”王洪恩告诉记者,这十几个秸秆回收站的老板,都是附近村民,家境原本比较困难,在公司的带动下,办起秸秆回收站,找到了“精准脱贫”的路子。附近村民也受益多多。“每天和老伴能‘捡’到四五十元零花钱。”王庄寨村老人王方同说。与此同时,大家还欣喜地发现,乡间的天更蓝、空气更清新,昔日因焚烧秸秆而狼烟四起的“景观”,荡然无存。
产品原料源源不断,产品销路广通四海。目前,公司生产的“猫砂”又与新加坡、泰国等17个国家签订了销售合同147份。在众多国外网店上,“猫砂”好评率一路蹿升到100%,月销量已突破2000单。
“作为一名党员,我有责任引领乡亲们脱贫致富奔小康!”王洪恩踌躇满志。他告诉记者,公司将继续扩大生产规模,还计划创办物流公司和包装箱厂,为更多的乡亲创出脱贫项目,让他们“精准脱贫”,创造美好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