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2月1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你平安是我最爱
——记沈阳铁路局“动车工匠”唐云鹏
本报记者 孙潜彤
图① 唐云鹏在处理业务。 图② 唐云鹏(右)现场指导学生。
图③ 唐云鹏(左)在查看远程系统。 本报记者 孙潜彤摄

阳光透过车窗洒进来,窗外披雪的田野硕大如盘,飞快地转过身后。车内,一杯清茶却在这电掣般疾行中不漾一丝波纹。乘坐高铁出差的王春艳惬意地品呷这份从容美好,心里满是温暖、踏实。“安全、快捷、舒适,已是中国动车久经考验的金字招牌啦。”王春艳说,越是极端天气人们就越信任高铁动车。这份平安保障背后,是无数铁路人的支撑与呵护,她的丈夫唐云鹏就是其中一分子。

中国锋从磨砺出

唐云鹏是个小人物,现在头衔也不大——沈阳铁路局动车段职教科副科长,四十岁出头,头发花白,颜值不高。“叫我云鹏近乎些。”他说。

在工友兄弟眼里,云鹏可是响当当的“动车男神”,是全铁路动车检修系统赫赫有名的全能冠军。

不信是不?

电话来了。D1305次列车随车机械师紧急求助:主断不能自动闭合!这意味着,动车有可能失去动力而“趴窝”,上千旅客或将滞留转乘。这是哈大高铁刚刚运行时发生的事,凝聚世界目光的中国第一条跨越寒带的高铁,可不能有半点闪失。动车组报来的故障代码多达2577个,云鹏却一下子就抓住了故障代码“24E6”,并立即说出它的含义是:牵引系统失效。从故障报来到解除故障仅用时几分钟,动车依然在奔跑,乘客浑然未觉。

动车出急事不挑时候。就说前两天吧。感动沈铁十大人物的报告台上,云鹏的报告刚作一半,就被同事扯下去了。两辆8节车厢的动车重联行驶过程中,后组车出现异常制动,维修组排查半天找不到毛病。云鹏只听几个关键词就判断出是“继电器”坏了。还有更绝的,某列动车行驶中突然失去照明,云鹏电话指导随车机械师,你去看看某节车厢某处电源接头是不是虚连了?一看果然。

不在现场却能一语中的,云鹏的“遥控”本事让兄弟路局的同行佩服得不行。云鹏却说故障排除并不难,难在找出病根在哪里。就像感冒有上千种,难在诊不在治,表面发烧不一定是感冒。云鹏的精准开方基于对动车结构如庖丁解牛般的熟悉,动车各个系统就像自个身体,哪块不舒服了然于心,当过火车司机的云鹏驶入了人车合一的境界。

云鹏的急修经验被整理成册,作为“动车宝典”全路推广。云鹏的改进建议被动车厂商视为“创新宝贝”融入制造设计。今年,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横空出世,里面就有云鹏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贡献。

小人物有大语境。云鹏说,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绝不是价格优势这么简单,谁在一线谁知道,它的稳定可靠性是一公里一公里披荆斩棘跑出来的。从寒带到热带,从盆地到高原,跨越千山万水的中国高铁动车经历过最复杂的环境考验和实战磨合,开通里程占全球一半,有着最丰富的运行经验和创新积累,谁也没法比,谁也比不过。

大国工匠根源爱

人与人之间是很难懂的,何况与机器交流。机器说的当然不是人话,全是不着四六的代码,可是你懂的。

英语、德语、意大利语的图文资料充满了专业语汇,更多的还是意会缩写,这样的硬骨头也让中专水平的你给掰开了、嚼碎了。

你笑笑说没啥,堆积如山的笨功夫而已。轻描淡写。

是啊,看你家床头柜门都贴满了外文,看你家堆高及棚的图纸,就知道你的智商并不高于常人。你说还是智能手机好啊,要不然图纸快把书房塞满了,现在64G存储量够藏一个图书馆啦。微信时代,别人都秀图片,你亮给工友群的除了图纸还是图纸。

10年前你通过竞聘幸运地成为中国第一代动车人。当时中国大地上跑的全是进口动车,各国技术都有。不仅细节不兼容,质保期也短。铁路局号召大家争口气,自主修!你抓住每一次跟外国专家接触的机会,虽形如鸡同鸭讲,但你还是记下了许多维修奥妙。

你说最开始自己也是外国工匠的粉丝,看到差距自卑极了。外国师傅不加班,但干活的每一分钟都不糊弄,包括每个螺丝拧几下、拧几度都不逾矩。你看过偶像的愤怒,那是中国师傅用螺丝刀当扳手把固定扣拧花了,人家把图省事的螺丝刀撇出好远。这一幕你刻在心里了。

大国工匠的自尊何处来?从点滴规范入手,从创新超越中来。中国特有的春运每年都要调动全部的动车运力,两列动车组首尾重联开行是常事。可是重联动车组经常出现“后半截失去动力”的情况。你接下攻关任务,随车观察运行环境的变化,到沿线工区请教电力接触网随风抖动的规律。在详细分析数百个动态数据的基础上,把故障疑点定位在风力影响上。原来外国专家只考虑了前车顶风行驶的阻力,没考虑到侧面强风对后车供电接触网的震颤影响。经过反复调查和分析,你认定“跳主断”的原因是7级以上大风时,受电弓与接触网的静态压力不足所致,果断提出将标定接触压提高20%。从此重联动车再未出现类似问题,外国专家佩服地向你竖起“大拇指”,欣然同意修改他们制定的作业指导书。

你开的“云鹏讲堂”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不怕徒弟强了饿死师傅。你说“肉烂在锅里”,你的中国概念锅好大呀,各个铁路局都有你讲课的身影。人们爱听你讲课,你把深奥苦涩的东西由草转化成了奶。你的徒弟3000多人,还培养出百余名技术骨干,10名动车维修领域的“单打冠军”。在连续4年的全路动车组机械师职业技能竞赛中,你们师徒两次夺得团体总分第一。

不过也有徒弟实话实说,师傅你的全能本领俺们学不了达不到。谁能又懂英语又懂德语?谁能又懂制动又懂制冷?你借用韩国导演的话说,中国一些演员不入戏还耍大牌,是因为他们眼里只有片酬没有爱。为什么不能做个令人尊敬的大国工匠?因为眼睛里只有工资没有爱。

就这几个字,一针扎准痛穴。大家被你“爱”的演说震撼了。

“动车男神”是凡人

被称作动车组“120大夫”的云鹏,有一天被120急救车拉走了。

“异常胸闷,感觉身边的工友都像在倒扣的缸里跟我说话,然后四周光线暗淡、黑下去。”回忆那段濒死体验,云鹏至今仍充满后怕,“我才40岁,还没孩子。这就走了?当时真是绝望透了”。

别碰孩子这一话题。云鹏知道妻子喜欢孩子,看到可爱的孩子就想搂过来亲一下。但俩人又约定,要孩子就得负责任,得调整好自己的身体保障优生,得下功夫陪孩子而不是送到老人那里一扔。这硬杠杠一卡,俩人都过了不惑之年,还是没要。丈母娘忍不住骂女婿,骂的啥?不能再问了,云鹏都把头埋下去了。

抬起头,云鹏说,“我是有点神经病,神经衰弱睡不好觉”。

这能怨谁?谁让你把手机来电调成警铃的?睡得正香的老婆也跟着抽冷子惊醒。云鹏只想,别让人家找不着咱,别耽误排除故障。

这回从鬼门关上走一遭,从医院重症监护室被推出来时,老婆撕心裂肺的一声嚎啕却让云鹏顿觉活着真好。“命只有一条,得省着用。”云鹏对自己说也对徒弟说,不能让“过劳死”成为劳模的墓志铭,想持续发光发热得先活着。

极少人知道,A面“技术控”的云鹏,B面其实是个“乐活族”。如果新婚的往日能够重来,云鹏和妻子得空一定在郊外骑行的路上,云鹏还是骑行队的队长呢。云鹏是吹单簧管的好手,有满柜子的经典音乐和经典影片VCD收藏。自从和动车摽上劲,一切归于回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平淡的歌词击中了他俩心中最柔软的部分,一曲《时间都去哪儿了》愣让云鹏两口子唱得那样投入,哭得稀里哗啦。

妻子王春艳的记忆中,云鹏没有一个除夕夜在身边。别人欢庆团圆的夜晚,王春艳一个人怔怔地望星空。她不回娘家,不回就听不到老人的埋怨;她不看电视,不看就不会受欢乐的刺激。她等着这个“铁路离不开的人”回来能有一口热乎饭,等着这艘疲惫的小船泊进港湾。闲极了王春艳就想,“有个孩子陪我该多好,该多好……”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