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再次提出,有序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作为我国金融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资本项目可兑换已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等中央重要文件中被多次提及。
今年以来,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进一步提高,下一步,仍将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有序推进相关试点和改革措施落地。
外汇局统计数据显示,我国40项资本项目交易中,已经有34项达到了部分可兑换及以上水平,占比为85%。从数据来看,我国资本项目可兑换的程度已经很高。
目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于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实现并没有给出统一的定义和标准。从一些国家的实践来看,虽然已经宣布实现了资本项目可兑换,对资本流动仍有若干方面的管理。IMF也认为,新兴市场国家对资本流动可以有一定的管理。
为适应市场需求,按照既定的方针,资本项目可兑换仍将有序推进。下一步必须继续提高跨境资本和金融交换可兑换程度。在人民币加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之后。长期看,境外主体投资人民币资产的热情有望上升,境内主体“走出去”投资的需求也在加大。
瑞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可以在一定额度限制下,进行QDII2(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试点。还可以考虑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对境外私人部门,如保险、基金等的开放程度。在“沪港通”以及未来的“深港通”“伦沪通”后,也可以考虑建立“债市通”来引入更多的机构投资者。
资本项目可兑换也并非一个单独的过程,还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对外经贸大学校长助理丁志杰认为,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需要和利率、汇率的市场化协同推进。目前来看,我国利率管理已经基本放开,下一步,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也将继续稳步推进。
在改革的过程中,稳定的汇率环境也尤为重要。“我们将来的目标是汇率的清洁浮动。”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在向这一目标过渡的过程中,一定会保持人民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的可兑换,短期的资本流动会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更可能对实体经济带来负面影响。这样的风险该如何防范?
“要在控制好风险的前提下,有序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汪涛表示。这就对我国资本流动的监测和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继续推动包括资本账户可兑换在内的金融改革,需要完善宏、微观审慎金融监管体系,首先要构筑和织密金融安全网,防止金融市场异动和金融风险。
针对短期的资本流动可能带来的冲击,目前我国已经在考虑采取征收“托宾税”的方式来抑制“热钱”。也有专家建议,具体的征收方法可以是:对于与本币有关的部分征税,流入时不对外币征税,换成人民币之后再征税;流出时,人民币转换成外币也征税。这样一来,有望同时达到自由资本流动、自主的汇率政策和稳定的金融体系这3个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