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有这样一家网上“文化超市”:里面的“商品”五花八门,但均围绕文化主题;百姓注册完毕即可选择送货上门的“商品”,但无须花钱。自2011年开通运营以来,受益于这家“文化超市”的消费者已超过400万人次。
城阳区的“文化超市”可追溯至2009年。当时,当地高标准规划建设的区、街、社区三级文化设施全部达标,社区文化中心实现全覆盖,覆盖城乡的“15分钟文化圈”基本形成。文化部门发现,常年踊跃参与各类文化活动的都是些特定人群,一部分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并不太高。那么,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2009年下半年,城阳区组织全区文化系统干部职工开展大调研,问题渐渐浮出水面:硬件配套固然齐全,但有影响力的活动较少;配送服务有些与百姓需求不一致;生活水平提高了,百姓不甘于仅仅当看客,有上台表演的意愿。“城阳区近80万人口,外来人口达39万,占了近一半。”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副局长宁春玲说,复杂的人口构成促使城阳不能采取“一刀切”的文化服务模式,必须满足居民多样化文化需求。
找准症结后,一场旨在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的头脑风暴立即展开。如今人们都喜欢“网购”,能不能把网络与传统的文化配送工作结合起来?
综合多方意见后,“文化超市”项目运营理念渐渐清晰:设立一家专用网站,群众通过网站选择所需的文化产品,由网络后台登记受理、梳理汇总后,由政府统一配送。据了解,“文化超市”惠民服务内容包含文化演出、流动图书、公益电影、辅导培训等。其中,群众最喜爱的文化演出内容涵盖综艺、舞蹈、戏曲、话剧、交响乐等10多个类别,同时还有合唱、乐器、健身、养生等各类专业辅导培训队。
为进一步优化文化惠民的服务效果,2012年城阳区还为每个社区配备了一名专职文化管理员,居民们也可以将文化需求反馈给专职文化管理员,由管理员统一收集汇总后反馈给区文化部门,区文化部门根据群众的需求情况提前安排配送计划,按期集中配送。
流亭街道杨埠寨社区在村民的日常阅读调查中发现,社区居民中老年健康的书目需求量较大。社区专职图书管理员立即登录“文化超市”,挑选了近百本介绍老年健康方面的书籍并放入购物车,第二天,区图书流动服务车就将所选书目送到社区图书室,分发到社区居民手中。
“文化超市”还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可以给有强烈需求的特定人群开“小灶”。家住城阳区城阳街道北曲西社区的居民迟秋菊,看到社区里很多居民想听一场柳腔剧,便找到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向其反映社区居民需求。社区专职文化管理员马上登录“文化超市”,选取了居民喜爱的柳腔剧目,通过网络下了订单。城阳区文化新闻出版局收到订单后,立即在常规的文化惠民配送演出中安排了北曲西社区柳腔专场,并联系好演出队伍。一周后,一场精彩的柳腔大戏在北曲西社区文化广场上演,迟秋菊和她的邻居们过了把柳腔瘾。
为不断提升演出水平和服务质量,自2014年开始,城阳在筛选配送内容方面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通过招投标方式择优选拔“文化超市”演出配送队伍,并引入第三方测评机制,采取现场督察、调查问卷、电话测评等方式对配送节目明察暗访,确保演出质量和服务效果。
“文化超市”项目实施5年来,城阳区共向基层配送文艺演出5000余场、电影9000余场、图书报刊等20万册、文化培训1500余场。城阳区财政连续5年累计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为“文化超市”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