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莒县博物馆·大口尊
让中华文明 前推千年
□ 王金虎
大口尊上的象形符号

它的出现,使华夏四千多年文明史的传统说法改写为五千年

1960年春,山东日照市莒县遭遇大旱。到了夏季,突然暴雨普降,山洪暴发。一天,莒县文化馆文物工作者苏兆庆(现为莒县博物馆研究馆员)接到电话:“河崖里冲出三个大陶罐,看起来像三个大炮弹!”在现场,苏兆庆看到冲出来的陶器成筒形,下部一个尖,高52厘米,口径30厘米,壁厚3厘米,还真像炮弹!洗刷干净后,苏兆庆发现每件器物的腹上部分别刻有三种象形文字符号。那时候,苏兆庆还不明白它们的意思,便以器物上刻画的图画,称这三件文物为:“日月山”“锛”和“斧”的“大炮弹”。

1969年,苏兆庆带着这三个“炮弹”进京参加展览,其中两个用绳子拴着,背在他右肩上,胸前一个,后背一个,左手再提一个,右手还拿着车票和随身物品,就这么上下汽车和火车。后来提及此事,学界都惊出一身冷汗。“我当时的情景就像个逃难的一样。”苏兆庆回忆说,自己当时敢这么干,是因为确实不知道这三个“炮弹”是改写中国文明史的无价之宝。

仨“炮弹”在京展览期间,引起了重大关注。经专家考证,该器物为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遗存,是距今约五千年前的礼器。众多教授及古文字学家纷纷撰文,诠释上面刻画的符号。其中,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将其上的一个象形文字解释为“旦”字:字的上部像太阳,中间部分像云气,下部结构像山峰,宛然如绘。它已具备了汉字音、形、义的因素,并正向臻于成熟的汉字发展,应是汉字的祖形,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前由蒙昧进入文明的重要标志。从此,中国四千多年文明史的传统说法改写为五千年。也是在这之后,仨“炮弹”有了正式的名字——“大口尊”,并在国内外广为流传。

在苏秉琦所著的《中国通史》中,莒县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大口尊上的刻画符号,被确定为原始文字,后选入中学生七年级《中国历史》课本。在莒县陵阳河、大朱家村遗址正东方,分别耸立着寺崮山、屋楼崮两座山峰。每年春分、秋分时节,旭日从山顶冉冉升起,依稀呈现出象形图像。此时正是农作的良机,这个陶文反映了当时人们已经能确定春分秋分,使我国根据天文观测制历的年代提前到距今大约五千年的时期。

继1960年出土后,大口尊上的陶文屡有发现。迄今为止,仅以莒县陵阳河遗址为中心的大朱家村、杭头、仕阳等遗址,就有八种类型20个单字。诸城前寨、胶州里岔、东港尧王城和安徽省蒙城县尉迟寺等地也有零星发现。在南北相距一千多里的地方,出土相同的陶文,证明它不是偶然的巧合。

目前,该“大口尊”藏于莒县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