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1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合力推进民企“走出去”
许红洲

近年来,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战略的不断推进下,伴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不断壮大,民营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的步伐明显加快,已经成为我国对外投资的重要力量。在这一过程中,民企走出去的模式发生重要转变,正在从“单打独斗”向“集群式”走出去迈进,从单纯的开展贸易转向创办载体提供平台,进行全产业链输出。

长期以来,由于缺乏产业链配套支撑,缺乏风险控制和投资保护平台,加上对所在国法律、文化等因素的不适应,我国民营企业走出去不乏失败案例,而集群式走出去,在东道国形成产业集群,能够增强企业间的有效合作,发挥资源共享效应,从而能够大大降低民营企业海外投资和运营风险,提升产业企业竞争力。

在新形势下,创新境外经贸合作区或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打造和完善发展共享平台,是推动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的主要方式。境外经贸合作区可以规避一些贸易壁垒,较快形成优势产能合作,有效降低企业成本。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离不开政府层面的协调与帮助,但与国内工业园区由政府主导不同,境外经贸合作区的主体是企业。由此,骨干企业或牵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一些优秀民营企业积极探索和实践,成为引导民企资本抱团出海的领军者。比如,这些企业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主动对接沿线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求。这不仅满足了我国民营企业的投资需求,也推动了产业园区所在地的经济发展,从而实现双赢。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这三大难题是制约民营企业走出去的重要“瓶颈”。推进民营企业集群式走出去,金融服务同步跟进是另一个关键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依靠国家的政策扶持、银行的金融支持,也需要企业自身创新融资渠道。

当前,随着民营企业走出去向纵深推进,企业融资规模越来越大,融资方式也由简单的贸易融资发展为境外直接投资贷款、内保外贷、项目融资、银团贷款、融资租赁贷款、股票融资、债券融资、投资基金融资以及信用保证保险等多种形式。

在这当中,产融结合的创新做法值得鼓励和肯定。我国一些优秀的跨境投资平台,充分利用自身的金融资源和产业资源,打通产融两端,为企业提供产业增值服务,有力地推动了民营企业走出去。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