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0月8日讯 记者李予阳报道: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上海自贸试验区成立两年来在四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以负面清单管理为核心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基本建立;以贸易便利化为重点的贸易监管制度有效运行;以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开放为目标的金融制度创新有序推进;以政府职能转变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初步形成。
沈丹阳说,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具体包括以下9个成效:
一是外商投资和境外投资备案管理制度改革成效明显。1至8月,新设外商投资企业1959家,吸收合同外资超过300亿美元,全市近半数新增外商投资企业落户自贸试验区;累计办结境外投资项目596个,中方投资额达172亿美元。
二是企业准入“单一窗口”制度进一步完善。内资企业登记“单一窗口”从企业设立向变更环节延伸,外商投资企业登记从“五证联办”向“七证联办”拓展。推出市场准入便利化“双十条”新举措,集中登记地制度已在6个集中登记地运行,在全国首创“允许自贸试验区内律师事务所将其办公场所作为企业住所进行登记”,率先开展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试点。
三是贸易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海关、检验检疫推出“一片区注册、四片区经营”“空检海放”等32项便利化举措;启动实施航运保险产品注册制改革;货物状态分类监管试点扩大到保税区所有物流企业;洋山进境水果指定口岸获批;国际贸易“单一窗口”1.0版上线运行,覆盖6个功能模块,涉及17个口岸和贸易监管部门,600多家企业上线办理业务;国际贸易“单一窗口”2.0版建设方案正在研究制订。
四是贸易功能不断深化。17家企业启动平行进口汽车试点;10家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启动筹建,其中2家上线运行。
五是本外币一体化运作的自由贸易账户功能进一步拓展。央行发布自由贸易账户境外融资细则,扩大境外融资的规模和渠道,并启动自由贸易账户外币服务功能。截至2015年8月底,共有36家机构接入分账核算单元体系,开设自由贸易账户26186个,账户收支总额超过10420亿元。
六是跨境人民币结算、跨国公司总部外汇资金集中运营、本外币双向资金池等金融创新进一步深化。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额已达6900多亿元,占全市37%;累计有198家企业发生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资金池收支总额2500多亿元。
七是一批面向国际的金融交易平台已正式运行。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国际板”、上海期货交易所的国际能源交易中心、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国际金融资产交易中心等金融交易平台都已正式运行。
八是人才创业环境进一步优化。出台“促进人才创新创业14条”,进一步探索试点更加开放、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的人才政策,自贸试验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挂牌运作。
九是自贸试验区与自主创新示范区联动发展加快。加快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科技城。启动建设张江空运货物服务中心,探索推广保税研发和通关便利化等创新举措。推动科技与金融结合,拓展创业服务功能,促进创业投资机构集聚,支持创新企业在新三板和股权交易中心挂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