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随着“十一”黄金周旅游旺季的到来,各大旅游景点的门票价格和景区消费是否会“水涨船高”,成为广大市民假期出行最关注的问题之一。一些读者来信认为,旅游景区是公共资源,不能让普通百姓“玩不起”。要化解景区涨价冲动,必须培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打造旅游全产业链。
治理门票涨价堵不如疏
前不久,中国旅游景区协会发出倡议书,呼吁全国5A、4A级景区带头不涨价,抑制当前景区门票价格上涨过快的势头。然而,今年是国家发改委规定的旅游景区3年一调整的“解禁年”,仍有不少景区宣布涨价或即将涨价,让计划出游的人们大呼扫兴。
整治景区门票,堵不如疏。要想让不断上涨的景区门票回归理性,关键在于疏导非理性的涨价诉求。当前,不少景区面临旅游产品结构单一的问题,配套的饮食住宿服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衍生产品尚未开发出来,所以门票提价就成为提升收益的主要方式。同时,不少景区名义上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但地方财政不仅没有投入,还要分一杯羹。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一些地方公然置国家的禁令于不顾,默许景区通过“打包加价”等方式变相涨价。
要引导景区的发展回到健康轨道,必须理顺两个关系:一是要理顺门票收入和衍生品收入之间的关系。在发达国家,旅游购物一般占到旅游经济的40%—60%,而在我国却不足20%。近年来,一些景区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比如故宫博物院推出的文化创意产品已经超过7000种,2014年给故宫带来9亿元的收入,高出故宫门票收入约2亿元。有关部门应加强宣传引导,帮助景区进一步完善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推动门票之外收入的增长。
二要理顺经营性和公益性之间的关系。自然风景、名胜古迹是公众享有的公共资源,具有公益属性,不能一味地让游客埋单,更不能异化为政府创收的“摇钱树”。应以立法的形式明确景区门票收入的使用范围和方式,保障专款专用于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同时,明确政府的责任,规定政府应对公益性旅游景区开发给予一定比例的财政支持。
(云南省宣威市文兴乡 周均虎)
景区门票宜分类管理
景区门票价格,既关系景区经营收入,又关系游客切身利益。一定时期内,景区门票价格应当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其标准应当根据景区的等级、服务内容、管理水平等因素予以确定,确保公正合理,为社会大众所接受。
从根本上说,景区资源属于社会公共资源,具有公益性、共享性,但目前在经营管理上仍应有所区别。因此,解决景区门票问题不能“一刀切”,而应实行分类管理。故宫、黄山、九寨沟等公益型景区,应由国家全额或差额补贴,实行免费或低价,让百姓都去得起;迪士尼、欢乐谷等市场型景区,门票实行市场化定价;介于两者之间的混合型景区,则应由政府实行市场指导价或最高限价管理。
景区要建立公开、透明的门票价格形成机制,使游客清晰、全面地了解门票价格上涨原因,力求做到理由充分、程序透明、公正可信。同时,政府部门应引入完善的监督审核机制,深化景区门票价格形成机制改革,破除景区对“门票经济”的依赖,建立全面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业;还要对景区的吃、住、行、购、娱等服务采取市场化管理,严格监管不合理收费和涨价行为,使景区消费回归合理区间。
任何涨价若经不起相关法规的考量,都必须依法查处。对此,相关部门应加大执法力度,重拳打击门票乱涨价行为。同时,要在政策告知、宣传引导、依法规范上下功夫,对不同类别景区经营者的价格行为,予以针对性规范,切实维护好广大游客的合法权益,营造良好的旅游市场环境。
(湖南省邵阳市 刘运喜)
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
近年来,每逢节假日,不少景区门票价格便借机飞涨。简单一算,如果一个景区的门票、缆车价格加起来在160元,那么三口之家出游,光进门钱就要480元,再加上食宿、交通等费用,随便玩一趟,开销都不小,难怪许多市民直呼“玩不起”。
景区门票竞相涨价的背后,除了有景区运营维护成本的现实考量外,更反映出旅游产品结构的不合理。目前,国内大部分景区旅游产品单一,产品容量有限、市场狭窄,加上游客滞留时间短、消费内容少,景区的综合效益很难提高,门票成为其收入的主要来源。于是旅游景区总想着以提高票价来增加收益,把运营成本转嫁到游客身上,这势必会造成恶性循环,阻碍旅游业健康发展。
要摆脱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各景区必须坚持多元化发展思维。一是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大力发展酒店、客运、文化娱乐、餐饮零售等与旅游密切相关的产业。在保持合理游客数量的基础上,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促进游客二三次消费。
二是实行综合开发模式。要站在区域旅游的角度看待旅游景区发开,使之与周边的其他配套项目充分互动形成整体效应。同时,旅游景区本身也要加强综合消费结构的设置,使景区具有综合旅游与消费的能力,从而提升综合效益。
三是推动旅游体验升级。旅游景区应更加注重游客的心理体验,加强线路优化、产品创新,满足旅游者的个性化需求,从而形成景区差异化的核心竞争力。
(河南省郑州市淮河路 袁文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