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仰如磐
夏先清

2012年的时候,已是87岁高龄的李文祥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为何是这个北街村的普通庄稼汉?或许只有那眼眸里不曾暗淡的光芒和嘴角犹存的刚毅,见证了这个庄稼汉忠诚的一辈子。

1962年,李文祥返回河南范县老家,过上了“没锅没灶”的苦日子。“我是党员,吃亏心安,在哪儿都是为人民服务。”回到农村从事生产的李文祥是真的心安,他将自己的军功章和奖状小心地装进布包里放到了箱子的最底层。

说干就干!盐碱地一直是村民的心头大患,土壤里所含的盐分严重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以至于亩产不到100公斤。李文祥经多方问询,认真研究后带领村民一起开挖水渠、复耕农田、推行稻改,不到两年时间就把盐碱地改造成了亩产200多公斤的稻田。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上世纪60年代末的中国粮食供应关系紧张。但作为生产队长的李文祥不怕自己吃苦受累、受委屈,千方百计解决生产队社员们的吃饭问题。现在乡亲们提起李文祥,一个个都竖起大拇指。村民董明亮说:“作为战斗英雄,不要国家照顾,扎根农村,默默奉献,他是俺北街的骄傲。”

前半生雄壮火爆,高潮迭起;后半生悄然归隐,平凡淡泊。在强大反差的人生中找到那神奇的平衡点,李文祥靠的是对党和国家那坚如磐石的忠诚。因这忠诚,李文祥既能在革命年代冲锋陷阵做那撑起一片天的树,也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甘心做那会朽的腐草。因这忠诚,李文祥既能争着请命在先,做那冲锋在前的英雄,也能让出指导员的位置,当一名主动回家务农的庄稼汉。

李文祥有一个共产党人的信仰。为信仰纵然只能效绵薄之力,纵然龙钟似老翁,也能热血沸腾,老骥千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