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龙江省林口县境内的乌斯浑河本来名不见经传。在满语中,“乌斯浑”有汹涌澎湃之意。不过,这条河又注定要写入历史,并非因为它有多宽多深,皆因70多年前,曾有八位抵抗外辱的女杰殉难于此。这就是家喻户晓的“八女投江”。
北方的10月,秋天尚未离去,寒冷却已迫不及待地到来。1938年的秋天气候尤其反常,秋雨绵绵不绝。宽达百米的乌斯浑河水流汹涌,深不可测。
此时,东北抗日联军第五军一师的百余人部队正赶向乌斯浑河。连日征战,已让这支西征折返的部队严重减员。到达乌斯浑河西岸的宿营地时,队伍只有100多人。原本跟随部队行动的20多名妇女团成员仅剩八人,分别是指导员冷云,班长胡秀芝、杨贵珍,战士郭桂琴、黄桂清、王惠民、李凤善和被服厂厂长安顺福。她们中年龄最大的冷云23岁,最小的王惠民才13岁。生火是这支部队露天宿营度过寒夜的唯一办法,但火光却把敌人引到了他们周围。
东方泛白,乌斯浑河升腾的白雾漫过山岗。当队伍准备出发之际,突然响起的枪声打破了宁静。夜里包围上来的日伪军,开始向抗联部队发起进攻。大部分战士猝不及防,只能边打边向西边的密林中撤退。
起初,敌人并未发现河边的妇女团成员。如果女战士们隐蔽不动,就有机会脱离险境。可是,见大部队被敌军死死拖住,难以突出重围,她们毅然从背后向敌人发起猛攻。主动开火的目的,只是为了转移敌人注意力,吸引敌人火力,给主力部队换来突围的机会。
开火意味着暴露,暴露意味着牺牲。八位女战士成功吸引了日伪军火力,使部队主力得以迅速摆脱敌人的攻击。但区区8人不可能对千余人的日伪军形成有效打击,她们完全被困在日军的包围之下。已撤退的大部队多次试图组织营救,但终因敌我力量悬殊未能成功。
弹药已耗尽。在潮水般涌来的敌人面前,女战士们不愿被俘受辱,更不会投降。这八个正值最好年华的女孩,带着热烈的青春、坚守的信仰和尊严,义无反顾地选择了投进滚滚乌斯浑河,把宝贵的生命献给白山黑水。此时,湍急的乌斯浑河响起了低沉雄壮的《国际歌》。她们宁可战斗到生命尽头,也绝不选择苟且和卑微。
抗日战争中中国女性所付出的牺牲,由“八女投江”作出最凝练的升华。“乌斯浑河畔牡丹江岸,将来应有烈女芳标。”这是抗日民族英雄周保中将军的感慨。
不断流淌的乌斯浑河水不会冲刷掉人们对英雄的怀念。如今,将军的心愿已偿。屹立在乌斯浑河岸边的八女投江纪念碑,铭刻着八名抗联女战士的英名和她们可歌可泣的光辉业绩。八位女英雄的沉江,超越了一般的牺牲,不仅在中国的历史上记下了浓重的一笔,在世界反侵略战争史上也是感天动地的篇章。
(白 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