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抗联十二烈士:
拉响最后 一颗手榴弹

在黑龙江省宝清县大尖山子脚下,在宝石河上游的河谷平原上,一座小山兀然隆起。山虽不高,却极为陡峭,树木葱郁,仿佛守护着群山大岭的哨兵。小山原名“不孤山”,因有12名抗联战士在此英勇抗击日伪军全部殉身的壮举,而被当时抗联总部命名为“十二烈士山”。

1937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并对东北抗日联军展开全面围剿。1938年春,东北抗日游击战争进入了艰苦阶段,抗联根据地的“密营”经常被迫转移。

东北抗日联军五军三师八团一连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遗带领着60余名战士,驻守在通往抗联根据地的咽喉要道。该连被称为“神枪手队”,个个都是百发百中的头等射手,李海峰更是“射击手之王”。他们不仅担负着保卫“密营”和守卫头道卡子的任务,同时还要牵制进山围剿的日伪军。

3月18日晨,等待总指挥部交通副官张凤春到来后,李海峰连长带领由16人组成的小队开始转移。出发不久,他们便与进山“围剿”的日军、伪兴安军数百人遭遇。

为了不暴露通往根据地的路径,李连长果断下令:“跑步占领前面的小孤山!”战士们爬上小孤山后,利用岩石、树木筑起了堡垒,做好了战斗的准备。

一连小队面对的敌人是300多名伪兴安军。这是一只经过特别训练的蒙古骑兵,凶悍无比。其后还有100多名日本骑兵,齐向小孤山扑来。

面对数十倍于己的日伪军,李海峰和战士们十分清楚,只有决一死战,别无退路。当敌人攻至半山腰时,李海峰令战士开枪,“神枪手”们弹无虚发,一枚枚手榴弹投向敌群,山坡上留下了数十具尸体和死伤的马匹。

日伪军的进攻被打退了,抗联战士无一伤亡。16名战士继续英勇顽强地抵抗着敌人的再次反扑。此后,敌军利用密集的炮火掩护,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进入胶着状态。

作战过程中,子弹打光了,李海峰便命令战士把机枪拆开,零件扔到深雪里,不让敌人得到。面对敌军的疯狂进攻,一连小队坚守阵地,浴血奋战,击退敌军数次进攻。直至夜幕降临,日伪军伤亡惨重,精疲力竭,只能退兵休整。

此时的山顶阵地上,一连小队还剩下5人。为掩护交通副官张凤春和其他3名战士突围,李海峰打光了身边所有的子弹。当敌人逼近时,他拉响手中最后一颗手榴弹,与其同归于尽,壮烈牺牲。

铁骨铮铮响,英雄忠魂在。一连12人壮烈殉国,他们是:连长李海峰,指导员班路遗,战士朱雨亭、魏希林、陈凤山、李芳邻、夏魁武、王仁志、张全富、杨德才、王发、李才。让我们铭记他们的名字,歌颂他们的事迹,传承他们的精神!

(李万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