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自身的奋斗,使教师这一职业能够真正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敬重
国家的希望在教育,而教育的执行则在教师。有怎样的教师,就有怎样的教育;有怎样的教育,一个国家就有怎样的未来。荀子说:“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教师节”的设立,就是一种召唤,一种昭示,它既在于呼唤全社会对教育和教师的重视,也在表明国家提升教育与教师地位的决心和意旨。
刚刚过去的教师节,听到不少略带失落的话语:“节日的气氛越来越淡了,再也没有了开始时的热烈和繁盛。”我认为,教师节失去了起初大操大办的喧闹,走向了常态化,正说明教师的待遇和地位都得到了提高。不需要太多的宣扬和繁琐的程序,还这份高尚的职业以本来的清静和从容,教师不再作为另类而存在,这其实是极好的现象。
但这并不表明一切都趋于完美了,教师的地位就处于理想状态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教师的地位还有待于继续提升,全社会尊师重教的风气还有待于进一步营造。这项工作,一方面需要整个社会的集体努力,而另一方面,则在于全体教师也应该“自重”——自我珍重,自我看重:既注重它的崇高意义,也追求它的永恒价值;既担负起属于它的神圣职责,也赋予它以丰富的内涵和光艳的色泽。而我们经常看到的现象,却是作为从事这项工作的许多教师本身,就存在自轻自贱、自怨自艾、自我贬损的情况。
曾去一所远近闻名、底蕴深厚的师范院校参观,对于这所院校,该省教育界的人士是满怀感激之情的,都认为正是它的存在,支撑起了这个省几十年来的教育。但在观看这所院校的校史馆的时候,却发现一个令人非常尴尬的现象:偌大的展馆中,张贴着许多这所院校毕业的“成功人士”,那么多的“名人”中间,是政府官员和一方富豪,没有一位普通教师。作为一所师范院校,最值得骄傲的,应该就是培养出了几代品德高尚、爱岗敬业、专业优良的教师。从这里出发的每一位老师,汲取了学校赋予他的学识,聆听了学校赋予他的教诲,铭记了学校赋予他的责任,从而在实现自己生命价值的同时,培养了一个又一个学生,改变了一个又一个家庭,甚至无形中为一个地方注入了文化的因子。这些人,应该是他们的母校最该自豪的,可学校却把他们忘了,甚至把自己的办学目标、原则和使命也忘了。更为糟糕的是,它有意无意地在告诉怀揣着教育梦想到这里学习的学生:教师的地位是低下的,你们若想得到别人的仰慕,出路不在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
自己都看不起自己,遑论别人的尊重?这种情况,再加上传统意识中惰性的价值观和时代高速发展中一些畸形的评价的存在,使许多的教师还存在着强烈的消极情绪,这些情绪,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积极昂扬的精神氛围的营造,也严重影响了教育健康良好的发展,是值得我们警惕和注意的。
教师节,不仅仅意味着鲜花和掌声,不仅仅意味着荣誉和奖励,在庆祝节日的时候,我们也应该进行必要的反省和思考:怎样通过自身的努力使这一职业真正变得高贵和神圣起来,怎样通过自身的奋斗使这一职业能够真正得到别人发自内心的敬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