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9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松山有幸埋忠骨
本报记者 佘 颖
1944年,中日两国军队在这座面积18平方公里的大山里厮杀了近百天。中国远征军全歼据守的1260名日军,却付出了伤亡7763人的代价——

不过70年,丰沛的雨水和温润的气候就让松山的植被重新繁茂起来——青草遮蔽了焦土,野蕨掩盖了暗堡,碗口粗细的松树直直地生长在曾经的战壕里,让饱经风雨洗刷的战壕愈发失去了棱角。

在阳光灿烂的午后,走在新修的木栈道上,松山看起来跟普通的森林公园没什么两样。只有那些写着“日军补给车道”、“日军暗堡”、“日军战壕”的指示牌,时刻提醒着人们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惨烈的浴血搏杀。

这里是反攻必须啃下的硬骨头,而日本军队在这里筑造了全世界最坚固的防御工事

只有站在松山顶上,才知道为什么这里是滇西反攻必须啃下的硬骨头:东向远眺,就是著名的怒江大峡谷,奔腾咆哮的怒江从北向南蜿蜒而过。对面群山间盘旋而下的那条细丝就是滇缅公路。它在峡谷底部的惠通桥过江,之后要绕着两个“之”字形的大弯,才能爬上西岸山脉的最高处,向西边的龙陵、芒市、遮放、瑞丽延伸,最后进入缅甸。

松山就钉在滇缅公路怒江西岸的最后一个大弯处,公路正好从山顶下面绕过,形如一座天然桥头堡,扼滇缅公路要冲及怒江打黑渡以北40里江面,被西方记者称为“滇缅公路之直布罗陀”。因此,1944年滇西战役打响之后,夺下松山,势在必行。

从表面来看,中国军队在松山战役中实力占据绝对优势。

参加战役的日军最高指挥官只是一个少佐,相当于中国的少校,而中方阵营中,仅将军就有数十名,校官更是不计其数。

守卫松山的日军1260人,其中有300多名伤员,没有空军,火炮很少;而中方参与战斗的部队先后达到了5万余人,多半是身经百战的老兵,士气高涨,还有着绝对优势的制空权与火炮。

日军将松山称为“中国大陆上最为遥远的阵地”,他们在陌生的异国孤军作战;而中方动员了数千名当地民工,还有数百辆美式卡车通宵达旦、源源不断地送来后勤补给。

可是,有着压倒性优势的中国军队,却在松山上苦战了近百天,中日双方的伤亡比率高达6∶1。这是为什么?

2009年年底,松山所在的龙陵县政府,组织了一支20多人的工作队,开始对松山战役的战场遗迹进行大规模普查,试图从各个角度来还原这场惨烈的战役。

随着普查工作的展开与深入,人们惊讶地发现,松柏青翠的松山根本不是一座山,而是一座迷宫般的堡垒。

当年守卫松山的日军是第56师团下属的113联队。这些来自九州福冈的士兵许多出身矿工,再加上日本驻缅总司令河边正三中将从缅甸调来的一支工兵部队和从泰国、缅甸调来的两万民工,日本军队昼夜施工,用两年时间几乎挖空了整座松山,完全按照永久性作战需要构筑防御堡垒。根据史料记载,堡垒由3层结构组成,第一层是圆木,中间是30毫米的钢板,最外层是盛满泥石的汽油桶,桶外再覆盖上厚厚的沙土,极为复杂坚固。在一些重要地段,连坦克都能在地堡里开进开出。

竣工后,河边正三为了考验工事的牢固性,派了10架飞机轮番轰炸半小时,工事内部丝毫未损。为此,河边正三在给南方军总司令部报告中称:“松山水泥工事的坚固性,足以禁得起中国军队任何武器的敲打,中国军队不伤亡20万休想拿下松山。”

不仅如此,113联队还拥有日军中的多项纪录。在缅甸方面军一年一度的军事大比武中,它一直保持着步枪射击、火炮射击和负重攀登3项第一的成绩。此外,日军阵地还有完备的供水、供电和通讯系统,甚至设置了慰安所,摆开了死守到底的架势。

1944年松山战役打响之时,中国军队面对的就是这样一群顽固的对手和堪称全世界最坚固的堡垒。

整座山战后被炮火炸得只剩两棵松树,62对尸体保持着缠打撕咬的姿势

1944年6月4日,中国远征军第71军渡过怒江,开始仰攻松山。

一开始,中国军队对战事估计相当乐观。主攻的71军只出动了一个步兵团,决心在军属山炮营支援下几天之内全歼松山日军。但反复攻击了近一个月,进展缓慢,71军军长钟彬不得不介入指挥,并调来第二军新39师117团加入攻击,付出了1600余人伤亡的代价,到7月7日,总算攻下了日军竹子坡、腊勐街、阴登山几个支撑点,就再也攻不动了。此后,日军退守松山,中国方面改由攻击力更强的中国远征军新编第8军担任主攻。

7月5日到7月12日,第8军连续三次对松山日军进攻,阵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损失惨重,寸步难行。因此,中国军队改变策略,不再派步兵上阵,而是猛烈炮击松山。美军轰炸机、怒江东岸的国军重炮群也配合对松山进行了猛烈轰炸,扔完燃烧弹、烧完,再由国军炮弹猛烈轰炸,将浮土炸开后,又是燃烧弹,再炸,再烧。如此反复,连续三天,直到可见的日军地堡变为废墟。7月23至25日,第8军趁势开始第四次突击。

但进攻过程中,日军凭借四通八达的地道、坑道,对中国军队进行神出鬼没的袭扰和歼击,各个阵地上国军战士遗体与日军尸体纵横交叠,战势僵持不下。远征军司令长官卫立煌紧急电令第8军副军长李弥赴松山增援。

李弥观察战场后,命令各部官兵进攻时,不宜急于求成,而是要用各种方法将进攻路线上的日军堡垒逐个彻底消灭后,方可继续前进。虽然这样进攻时间会很漫长,但这是最有效的方法。

7月30日至8月10日,中国军队先后3次发起攻击,终于攻克大垭口,将日军大部歼灭,只留下松山主峰子高地。

而此时根据航拍照片分析,虽经美军飞机轰炸、国军重炮不断轰击,子高地日军堡垒仍相对完整。国军把战壕掘到离子高地还有200米的地方,就再也无法前进了。而且子高地的山坡特别陡,至少有五六十度,连打枪都得仰起头,国军手脚并用向上爬,还得躲避日军火力点的射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任务。而且此时松山主峰屡遭轰击,遍地焦土,攻击路线已无任何遮蔽掩护,强攻必然带来更严重的伤亡。

经过商讨,中国军队决定,用坑道爆破炸毁顶峰。

坑道作业从8月3日开始,到19日终于完工,当夜即填装炸药。

第二天,荣3团就对子高地突击,火力异常猛烈,意在吸引尽可能多的日军进入爆炸区。9点15分,在一声沉闷的爆炸声中,两股数百米高的黑烟在子高地上冲天而起,久久不散,子高地日军的整个大碉堡被托起数米后又歪斜地栽倒在山顶上,石块土块雨点般四处洒落。

突如其来的大爆炸破坏了日军阵地,留下了很大的突击通道。日军作战部署也被打乱,重新调整补救已经来不及。9时30分,也就是爆破15分钟之后,荣3团随着冲锋号声一跃而起,冲上主峰。日寇惊慌失措中难以抵挡,撤退下山。国军不损一兵顺利突入子高地,阵地上竟没有响起一声枪声。

为夺回子高地,日本军队两次反攻,阵地一度被日军突破,守军荣3团3营仅存的80多名战斗士兵牺牲。至8月22日拂晓,荣3团团长赵发毕亲率最后的部队——由30余名伙夫和特务排仅剩的10多名士兵组成的敢死队反击,在各级指挥官的望远镜里冲了上去。参加反冲击的日军只剩下寥寥数人,但依然死扛到底,直到阵地被国军再次夺回。而此时的子高地上满目焦土,断肢残体四下散落,敌我尸骸交相横陈。战后清点,发现保持着缠打撕咬的姿势的尸体就有62对。

如今,这片原名马槽洼头的小山被后人称作“肉搏山”。也只有这个直白的名字才能提醒人们,眼前这片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土地曾经饱受炮火的攻击和鲜血的浇灌。

此后,中国军队又组织了两次总攻。9月4日,国军发动了第九次攻击,也是国军在松山战役中的最后一次总攻,攻取了黄家水井。这是日军最后的据点。9月7日,在黄土坡最后抵抗的10多名日军也被全部击毙。这天下午,国民政府宣布,全歼松山日军;日本陆军省则无耻地宣称:拉孟守备队“全员玉碎”。

至此,中国军队已伤亡7763人,原来长满参天大树的松山只剩下两棵松树,连山头也被削下去1米多。

沉寂已久的战场,希望有更多人来缅怀英烈、铭记和平

松山大战遗址纪念园最近正在整修。按照规划,这里将会建成一个面积达213公顷的滇西抗战文化园区,龙卡山、滚龙坡、大垭口、子高地等遗迹都会成为重要节点。去年,有超过4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松山,当地政府希望松山能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及中国抗日战争与和平教育基地。

松山沉寂得太久了。

1944年9月,经过三天的搜山及整顿后,远征军大部队离开了松山。此后,随着滇缅公路被逐渐弃用,这个两国军队付出近万人生命反复争夺的要地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直到2010年,一部名为《滇西1944》的电视剧热播,才让昔日的战场成了热门的旅游景点。

参照电视剧情节按图索骥的游客们发现,虽然当年的战争场景已不可见,被日军烧毁的房屋的残垣断壁却仍然耸立着;日军用来修筑堡垒的铁皮,被老百姓当成瓦片,盖在屋顶上;在许多老房子的立柱、窗棂和门板上,还可以看到枪眼和弹痕;高射机枪的弹壳可以做成随身携带的烟锅;甚至坦克履带,也可以用来搭建炉灶。

2013年9月,广东佛山雕塑家李春华创作并捐赠的中国远征军雕塑群在松山落成。雕塑园从左到右依次矗立着秋装、娃娃兵、炮兵、跪射、驻印军、冬装、盟军、吉普车、女兵、在世老兵、战马、将军等12个远征军老兵雕塑方阵。他们全部面朝松山主峰,那里也是当年战斗最惨烈的方位。

静静地走在这些雕像中间,似乎看到硝烟凝固,听到号角长鸣。战争中不知名的战士跟雕像的脸重合在一起,他们在弹雨中为迫击炮装弹,在泥泞的山地上冲锋,在完全没有遮蔽的洼地射击,在血染的战场上相互搀扶着站立。旧战地让原本叽叽喳喳的游客们不自觉地表情凝重起来。

就这么沉默着走到松山脚下,天上突然下起了雨。雨势又急又猛,路面湿滑难行。70年前,也是在这样大雨如注的天气里,年轻的士兵们迎着日军坚固的阵地,穿过呼啸的子弹,冲向了自己生命的终点,却带来了抗战胜利的曙光。

配图:松山中国远征军雕塑群 佘 颖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