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2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再突破
本报记者 沈则瑾

在国际船舶和海工市场持续低迷的大环境下,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积极面对结构性过剩局面,在高端海工装备设计、建造方面不断取得重大突破,高技术船舶和海洋工程装备所占份额不断攀升。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船舶产业处处长付春红告诉记者,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经过不断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已成功扭转三大主流船型占绝对主力的传统结构,大型LNG船、支线型LNG船、超大型集装箱船、超大型液化气船、钻井平台、大型铺管船、全回转起重船和十二缆物探船等高端产品连续获得突破性发展。

不久前记者在美钻集团研发中心采访,被一颗全亮黄色的水下“采油树”模型深深吸引住了。这个深海石油采集装置被称为石油开采界“大黄蜂”,是美钻集团受中海油公司委托研制的我国首个水下采油树,已和水下连接器等装备一起成功应用于中海油南海油田开采。这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一个水下生产系统投入实际使用的案例,对推进我国海洋经济建设和能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美钻能源董事长石崇洗告诉记者,全新一代采油树由中国人自主研发,打破了以往国际大企业垄断水下石油开采的局面,可深潜至1500米海底完成油气采集。全新的采油树将于今年10月组装完成并投入海底使用。

“振华港机遍天下”,敢想敢干的上海振华重工积极拓展海工业务,2014年顺利交付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300英尺自升式钻井平台,成功进入钻井平台建造领域。自主设计、建造的世界最大起重船12000吨全回转起重船已进入起重机总装阶段,巩固了振华重工在大型海上起重装备建造领域的国际领军地位。

今年1月,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牵头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今年5月,外高桥造船建造的18000TEU集装箱船首制船顺利交付,这是我国造船企业首次承接该箱级超大型集装箱船,打破了韩国对市场的垄断,外高桥造船进入世界超大型集装箱船建造公司行列。

我国唯一具备LNG船批量建造能力的船舶总装企业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在成功交付6艘14万立方米级LNG船的基础上,手持14艘17万立方米级LNG船订单,今年上半年,新型17万立方米级LNG船已成功交付2艘,进入LNG船舶建造国际主流市场。同时,沪东中华已连续成功交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万箱级集装箱船,近期又成功承接中海集团13500TEU集装箱船批量订单,公司高端船型比例超过90%。

今年5月,百年老厂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建造的国内首艘3万立方米支线LNG运输船“海洋石油301”顺利交付,即将投入运营。该船是全球最大的C型LNG运输船,标志着上海船舶工业已全面掌握从大型到支线、从薄膜型到C型货舱的LNG船建造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

上海船厂作为全国唯一有能力建造多缆物探船的船厂,去年又有一艘自主建造的12缆深水物探船正式交付,深海勘探拓展至3000米,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精度进一步提高。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尽管上海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发展很快,技术能力居国内领先水平,但产业规模不大始终是上海海工产业的瓶颈,在关键配套设备研发上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存在不小差距,许多核心设备依赖进口。上海未来要在日趋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中胜出,就要从全局出发进行谋划,充分发挥上海的区位、人才、金融等综合优势,向产业链两端延伸。

目前,上海正在大力发展豪华邮轮产业经济链,开展豪华邮轮产业链相关项目前期策划,争取中船豪华邮轮项目落地上海。上海造船企业已适时进入豪华邮轮设计制造领域,启动豪华邮轮产业经济发展。

上海还将大力推进船用动力研发平台建设,协调推进中船集团低、中、高速船用柴油机产业在上海的全线发展,推进中船动力研发平台建设和船用动力研发大楼建设项目,将上海打造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船用动力研发、制造、营销、服务中心。

最后,上海还将大力推进海工关键配套系统和设备的研发、产业化发展,推进中海油—美钻集团深度合作,争取国内首个深海油气田开采装备产业化项目落户上海。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