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地雷战纪念馆——
“铁西瓜”让鬼子闻风丧胆
本报记者 王金虎

上世纪六十年代,《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这三部俗称“老三战”的电影,几乎家喻户晓。其中,反映山东海阳民兵在艰苦的条件下,碾炸药、造石雷、打鬼子的电影《地雷战》,让海阳人民的英雄事迹闻名全国,“不见鬼子不挂弦”、“铁西瓜威力大,炸得鬼子飞上天,炸得汉奸地下爬”等经典台词,更是脍炙人口、耳熟能详。

影片中的赵家庄就是现在位于海阳市行村镇的赵疃村,这里是当年海阳地雷战的主战场。上世纪六十年代,当地政府在此设置了地雷战遗址。1991年,文物移交给海阳市博物馆。1999年,海阳市博物馆迁至文山街北段,专门设置了地雷战纪念馆。2006年,海阳启动了地雷战纪念馆改扩建工程,将基本陈列进行升级改造。现在,这里的展览内容共分“反扫荡105天动魂魄”、“盆子山60余村响雷声”、“英雄造雷乡,雷乡出英雄”等六部分,展厅面积2200平方米,展线长930米。在布展内容上,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来虚拟现实、复原场景,展示历史,让观众领略海阳地雷战这一抗日战争中令人叹服的战争奇迹。

1940年2月,日寇的铁蹄踏入海阳,烧杀掳掠,无恶不作。1943年海阳县武委会在南埠村召开会议,会上介绍了平度、大泽山区民兵埋雷经验,并发给各区数颗铁制地雷。5月,第一颗地雷爆炸成功,炸敌5名。海阳人民以民兵为作战主体,以地雷战为主要作战方式,与日寇展开了殊死的战斗。初期爆炸连战连捷,极大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斗志,地雷战由点到面普遍展开,令日本侵略者魂飞胆散。

由于当时军需兵工厂原料缺乏,铁雷的生产和下发能力有限,根本无法满足战斗需要。海阳地处胶东半岛南部,地形复杂,多山石丘陵。赵疃民兵在党组织的带领下,开动脑筋,根据用炸药炸石头的道理,发明创造了一种石雷。经过实验,证明其杀伤力不低于铁雷。没有炸药,他们土法上马,采用一硝、二磺、三木炭的配置方法,在全村群众中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打造石雷、自碾炸药活动。

展览馆里展示了民兵自发研制的石雷、夹子雷等。海阳民兵不断推陈出新,将地雷战的战术由战术防御改为主动进攻。用雷方法除原来的埋雷候敌的基本方法外,又增加了“将计就计”、“送瓜上门”等多种打法。文山后村的民兵队长于化虎发明了飞行爆炸雷,也就是《地雷战》中的“不见鬼子不挂弦”。等到敌人出现后,爆破队员认准敌人行军路线,边疾走边埋雷。于化虎最擅长埋设这种雷,他埋得又快又隐蔽,每每出敌意料,多次炸死炸伤进山扫荡的敌人。

除了石雷,海阳人民还创造出了各式各样的地雷。许世友在《在胶东反“扫荡”的岁月里》一文中写道:“英雄的海阳民兵,创造出了10多种地雷和30多种埋雷、设雷手段,从简单的铁雷、石雷、绊雷,发展到复杂多变的飞行雷、马尾雷、防潮雷、子母连环雷、慢性自然雷等等;从单一的沿路埋雷发展到村村设下‘地雷宴’,门上挂雷,草堆藏雷,人人布雷,户户有雷。”

抗日战争中,海阳民兵共作战2000余次,毙伤俘敌1500余名,缴获各种武器600余件,涌现出县以上英雄模范500多名,赵守福、于化虎和孙玉敏3人还荣获“全国民兵英雄”的光荣称号。

海阳民兵不仅在当地大显身手,而且还奉上级武委会之命,多次组织远征爆炸队,到周边县配合当地部队作战,为当地民兵和部队培训了若干爆炸能手,有力支援了胶东其他地区的抗战,为山东地区的抗战胜利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