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林海一直延伸到天际,座座风力发电机在绿坡上转动着洁白的叶片。很难相信,这里就是从前那个黄沙漫漫、满目荒凉的京津冀风沙来源地——内蒙古多伦。“多伦从黄沙漫漫变成生机盎然,说明‘风沙源’经过有效治理,完全可以变成‘后花园’。”国家林业局局长张建龙说。
治沙形势依然严峻
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明确指出:世界荒漠化防治看中国。随着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和封禁保护区试点等重点工程项目的深入实施,生态保护和治理力度不断加大,我国土地沙化总体上实现了从扩展到缩减的历史性转变。据第四次监测,全国沙化土地年均净减少1717平方公里,沙化土地植被平均盖度增加0.6个百分点。沙化程度减轻,植物多样性增加,重点治理区生态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区通过10多年的治理,生态状况明显好转,累计完成营造林80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年均增长0.8个百分点,治理区植被盖度平均提高15个百分点,沙尘暴强度减弱,沙尘天气呈下降趋势。
“虽然防沙治沙成效卓著,但我国荒漠化防治形势依然严峻。”张建龙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全国仍有沙化土地173.11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近五分之一。全国近三分之一的县分布有沙化土地,受影响的人口超过4亿。局部地区沙化土地仍在扩展,还有31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具有明显沙化趋势,亟待保护。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沙化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危害损失重,沙区已成为我国生态最脆弱的地区。
今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确定了到2020年全国50%以上可治理沙化土地得到治理的目标。“到2020年,我国森林面积要比2005年增加4000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增加13亿立方米。实现森林资源‘双增’目标,空间和潜力在沙区,重点和难点也在沙区。”张建龙说。
沙区成为造林重点
沙化土地自然条件恶劣,能造林吗?答案是能。国家林业局经过调查发现,全国50多万平方公里可治理沙化土地中,大部分具备造林条件。沙区的宜林地占到我国宜林地的三分之二。
多伦县就是沙地造林的成功典范。“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多伦风蚀沙化严重,三条沙带横贯全境,全县沙化面积3365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87%。”回顾过去,多伦县副县长赵宏神情凝重。2000年国家紧急启动了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多伦由此成为祖国北疆进行大规模生态建设的发端地。通过10几年的不懈努力,多伦全县林地面积由2000年的54万亩增加到现在的293万亩,占总土地面积的51%;森林覆盖率由2000年的6.8%提高到现在的31%;项目区林草植被盖度由2000年的不足30%提高到现在的85%以上。
“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重心必须向沙区转移,防沙治沙已成为林业建设的一项重大任务。”张建龙表示,荒漠化治理要区别对待,在总体布局上,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前沿地区,以封禁保护为主,建设防风阻沙体系;半干旱地区,以综合治理为主,建立防风固沙体系;高原高寒地区,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修复高原生态系统;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以完善和巩固农田防护林为主,建立农田防护体系;沿海、沿江、沿湖地区,以生物措施为主,治理盐渍荒漠化土地。张建龙认为,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防沙治沙必须突出治理重点,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集中起来,按照先急后缓、突出重点、注重效益的原则,优先将主要风沙口、沙化扩展的活跃区、风沙源区、沙尘路径区和岩溶地区“一片两江”(滇桂黔片区和长江、珠江)作为重点突破区域,依托现有重点生态工程,重点推进,重点突破。同时,要在重点区域谋划启动一批防沙治沙和石漠化防治重大项目,构筑区域性生态防线,由点到面带动全国沙区和岩溶地区生态状况整体好转。
一个好消息是:目前,内蒙古、新疆、陕西、甘肃、青海、宁夏等省区的造林面积已占到全国造林面积的三分之一。
治沙要从产业入手
在全国现有沙化土地中,具备治理条件的有50多万平方公里,按目前治理速度,需要几十年、上百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理任务,尤其是下一步需要治理的沙化土地,自然条件更差,沙化程度更重,治理成本更高、难度更大。
同时,土地沙化严重制约沙区经济社会发展,沙区人均收入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全国25%的国家级重点扶贫开发县分布在沙区。长期以来,沙区群众饱受风沙危害之苦,生存空间逐步缩小,居住环境日益恶化,耕地不断退化,民生问题十分突出,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难点所在。然而,为了生存,沙区居民又不得不破坏生态。这意味着,防沙治沙要取得长效进展,就必须切实改善民生问题,大力发展治沙产业。据了解,“十三五”期间,国家林业局计划在全国建成10个百万亩、100个10万亩、1000个万亩的防沙治沙基地。
“沙区光热资源充足,物种资源多样,土地资源广阔,发展沙产业的潜力巨大。实践证明,发展沙产业,不仅有利于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牧民收入,也有利于反哺沙区生态建设,巩固和扩大防沙治沙成果。”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表示,在严格保护和有效治理的前提下,林业部门正着力打造一批特色林果业基地,着力发展精深加工业,能源、沙漠旅游业;着力建设新疆南疆、甘肃河西走廊、宁夏河套平原、内蒙古阿拉善高原、鄂尔多斯高原等一批沙产业带,形成产业集群。“像亿利资源、东达蒙古王等龙头企业,带动沙区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了沙产业的质量和效益,成功地促进了农牧民就业增收。这样的龙头企业要积极培育出一大批才行。”
“我们始终把防沙治沙同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相结合。”国家林业局防治荒漠化管理中心主任潘迎珍说。目前,我国不少沙区因地制宜建立了樟子松、枸杞、沙棘、长柄扁桃、肉苁蓉等沙生植物资源基地,形成了新疆绿洲、河西走廊、高原高寒、半干旱沙区和黄淮海及南方沙区特色产业带。以木材、饲料、中药材、经济林果、沙漠旅游等为重点的特色产业已经发展起来,推动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了加工、贮藏、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发展。沙区贫困群众因此得到了就业机会,拓展了增收渠道。
多伦县大北沟镇小河村农户李俊景,利用沙坡上新造成的林地散养了成群的土鸡,年纯收入10多万元。如今,沙产业正为沙区人民脱贫致富作出重要贡献。以青海省为例,柴达木盆地发展沙地枸杞1.5万公顷,年产干果700万公斤,1200多农户1万余人受益,人均年增收2000元,占人均纯收入的50%。内蒙古、新疆、宁夏和甘肃等地的肉苁蓉、甘草、沙漠旅游等沙区特色产业均取得了较好收益,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昔日的“风沙源”,正逐渐变成美好的“后花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