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18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四川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
震后新村展新颜
本报记者 钟华林

8月6日,雨后的阳光格外灿烂。站在芦山县芦阳镇黎明新村村口环顾四周,让人心情舒畅——头顶的蓝天上白云朵朵,衬托得天空无比洁净;村后的罗纯山上,翠竹青青,掩映着新盖的一栋栋二层三层小楼;清澈见底的青衣江,穿村而过,留下一串串欢歌笑语。

两年以前,在“4·20”芦山地震中,黎明村损失惨重,全村120户房屋倒塌,500多户房屋受损严重。

“我以前的房子是砖木结构的,有七八十平方米,地震时也倒了。”在新村标有“A区24号”的房屋里见到杨红时,她正在厨房里忙碌。领着记者参观150多平方米的新居时,杨红感慨道:“没想到在政府的帮助下,一年多时间就搬进了新房子。”精明能干的杨红以前摆个小摊做点小生意,看着村子建得这么漂亮,参观的人多,离县城又近,交通又方便,在乡镇和村里的帮助下,去年7月,杨红在大门边挂上“晨曦农家”的招牌,做起了农家乐生意。

问起一年来的生意,杨红这样作答:“到青衣江捡石头、钓鱼的人多,县城的人来爬山、采蘑菇、采竹笋的也多,生意还可以。买房子加装修贷了8万元,两三年还清应该没问题。”她还告诉记者,两个孩子都在外地上班,多出的房子她已出租出去,一年有个上万元的收入。“但这笔收入不稳定,如果镇里村里有人牵头办个乡村连锁酒店就更好了,年轻人大多在外面打工,很多家庭都能腾出一两间房。”

凭借地理优势和自己的勤劳,杨红的生活不仅早已走上正轨,而且比地震前更加红火滋润,而村民苟方华则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走向富裕。在当地,根艺、奇石文化底蕴丰厚,地震前已颇具规模。在苟方华的根艺奇石馆,记者看到,以乌木、金丝楠为材料的作品摆满了陈列架。“一年的收入有个几十万吧。”苟方华微笑着说,今年,他收藏的一块奇石卖了6万元。

沿着新村的道路边走边看,发现村落依山而建,随势而成,高高低低,错落有致。整个村子采用坡屋面与平屋面结合的形式,既传承了川西民居风貌,又很好地体现了时代特色;路网、供排水管网、排洪堰统一规划,还建有村“两委”活动阵地,教育培训中心、便民服务中心、文化体育中心、卫生计生中心、综合调解中心和农家购物中心,群众公共服务需求能得到充分满足。

村干部介绍说,黎明新村在建设之初就聘请了四川规划研究院编制了专门的新村规划,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保护、发展、利用好黎明村的生态资源,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发展道路。按照“山水黎明、文化新村”的定位,着力建设集农产品生产、农业观光、亲水休闲、养生居住为一体的休闲旅游新村,立足区域特色,有序地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两年后的今天,美好的蓝图正一步步变成现实。地震中受损的房屋或加固或重建,恢复重建任务已全部完成;一条旅游生态环线已经通车运行,通组公路、通户公路,林区道路,田间作业道,旅游观光道纵横交错;公路沿线景观和农房风貌全面提升,完善了生态垃圾池、垃圾转运站、公路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

在黎明新村,稀苗木、生态果蔬、林下养殖等传统特色产业正发扬光大,而城郊乡村旅游业又正在成长为村民们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地干部介绍说,今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有望达到9500多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