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两则关于国产婴幼儿配方奶粉的消息引起社会关注。其一,国家食药监总局对婴幼儿配方乳粉进行专项抽检,检出不符合国家标准、存在食品安全风险的样品11批次。其二,某国产婴幼儿奶粉品牌通过了全球食品安全标准BRC的A+顶级认证。
两条消息放在一起看,很能说明一些问题。国人对国产奶粉的信心至今尚未完全恢复,大多数人选择海淘洋品牌奶粉就是证明。信任被推倒之后,重建之路难上加难。国产奶粉要想重新赢回消费者信任,进而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关键是必须对奶粉质量问题“零容忍”。
对企业而言,“零容忍”意味着时刻抓紧质量这条“生命线”,一丝一毫不能放松。有报道称,此次检查出来的违规企业大都存在“检验能力不足”的问题。然而,这种不足不能成为放松奶粉质量控制的借口;无法适应标准的企业,就应该退出市场,这也是充分竞争应有的内涵。
对监管部门来说,“零容忍”意味着更严格的规定和更完善的监管处罚制度。应当说,近年来,我国监管部门对乳业的监管日益严格。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实施的新修订的食品安全法,不仅增加了相应法律责任的规定,同时也要求,婴幼儿配方乳粉的产品配方应当经国务院食品药品监管部门注册,并提交配方研发报告和其他表明配方科学性、安全性的材料。有了严格的规定,接下来,还要看具体的落实情况,这直接影响着乳粉安全,也考验着各方的执行力。
客观来说,国产奶粉行业近年来在转变生产方式、提振产品质量方面做出了努力,某国产品牌奶粉获得国际顶级认证就是努力的结果。但是,信心恢复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尤其不能让类似的质量问题再度发生,只有彻底从机制上保证对奶粉质量问题“零容忍”,并长期坚持下去,国产奶粉今后的路才能越走越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