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8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家门口的好医生
——记活跃在上海普陀区基层一线的“80后”健康卫士
吴政在为患者针灸治疗。 (资料图片)

本报记者 李治国

在上海普陀区卫生计生系统有这样一群富有朝气、充满爱心、深受社区老人们喜爱的“80后”,他们立足岗位,刻苦钻研业务,用细心、耐心、贴心的服务赢得了居民的喜爱和信赖。

把患者变成粉丝

吴政是普陀长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一名推拿科医师。别看刚刚30岁出头,但在长寿街道的居民眼中,他俨然是一位“大明星”,病人们都爱围着他问这问那。曾经有20名患者联名写信给媒体,称赞吴政技术好、态度好,是家门口的好医生。

为方便年龄较大的患者就诊,从2011年起,吴政启用电子文档为患者记录治疗进度。患者的姓名、疾病、治疗方法及每次治疗的日期,在上面一应俱全。不但记在电脑上,吴政还把这些记在了心里。几年下来,他不知不觉已记录下3100多份就诊信息。同时,他也记住了1500多位老人的名字。这些老人在吴政那里看过一次病,第二次再来时,吴政马上就会喊出他们的名字:“俞春仙阿姨,你颈椎怎么样了?”“蔡晓菊阿姨,你的肩周炎还厉害吗?”很多老人说,听到吴政喊出他们的名字他们很惊喜,觉得自己很受医生的重视和尊重。

吴政深知,教人防病比为人治病更重要。因此,他定期下社区为居民讲解保健知识。有位患者因卒中半身瘫痪,心情低落。每次为他治疗时,吴政都会跟他谈天。冬季寒冷,吴政就用双手将这位患者的脚趾捂热,再一一掰开按摩。这让患者家属都觉得过意不去,可吴政说,只要患者能快点恢复,这算不了什么。

吴政为患者真心付出,也收获了患者发自内心的呵护。每年夏季最忙碌时,吴政累得中午只喝一碗粥。居民们得知后,就商量好轮流煮好绿豆汤带给他;为不影响他看病,居民们就挂个号,看着他抽空把汤喝完才安心离去。“我们社区医生是‘家门口的医生’,只要我们把患者当成自己的家人,患者就会成为我们的铁杆粉丝。”一碗绿豆汤的故事早已传为佳话并被广为传播。吴政也因其突出表现于去年10月份被评为上海市“十佳杰出志愿者”。

病人的微笑是坚持的理由

周亭是普陀区长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普通家庭医生,他要以家访的形式上门处理家庭的病人,并根据病人情况建立家庭病床和医疗档案;进行健康教育,上门为慢性病患者做随访,为居民做义诊等。目前,他已经和社区近千户家庭签订了合约。

社区有位沈婆婆长期双脚严重肿胀,多次到大医院检查诊断未果,其女儿无奈找到了周亭。周亭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原来困扰老人的病根就是真菌引起的脚癣,加之并发严重的细菌感染。此后,他开始一次次上门为婆婆清洁伤口、换药。在周亭的诊治下,婆婆的双脚疾患得到痊愈,心情也开朗许多。

在长风社区,有一位杜大爷,意外瘫痪在床,需要长期留置导尿管。由于其妻患有帕金森症,孩子又工作在外,更换导尿管便成了家里的大难题。周亭知道这一情况后,允诺定期上门为杜大爷更换导尿管,这一承诺,就整整坚持了3年。为提醒自己,周亭还特意在手机里设置了开机提醒。杜大爷的儿子曾几次紧握着周亭的手,激动地说:“家庭医生太重要了,没有你们,就没有我安心的工作和稳定的生活啊!”

其实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发生在周亭的身边,从患者与家属感激的目光中,他读懂了社区居民对家庭医生的需求,也感受到身上沉甸甸的责任。当看到病人满意的微笑时,周亭告诉自己,“这才是我坚持的理由,这才是我的价值所在”。今年,周亭荣获第二届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提名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