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公布城镇登记失业率转向研究推出调查失业率,是我国劳动力调查的一项重要进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经济运行呈现出了新情况、新特点。真正做好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需要进一步调适评价经济方法,通过对其他经济指标进行科学调整,深刻认识这些经济指标波动的内涵,形成更加符合经济新常态的指标体系
日前,国家统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国家统计局将尽快建立健全制度,将全国劳动力调查付诸实践,尽快向社会发布完整数据,把调查失业率变成可靠依据,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
劳动力数据是判断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数据,也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决策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据。长期以来,我国的失业率数据采用的是城镇登记失业率。不过,由于登记失业要求主动申报、手续繁琐、条件苛刻,因此在统计过程中难免存在疏漏,未必能真实地反映城镇非农业劳动力的失业情况。
更重要的是,从已经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调查结果看,不管经济周期如何波动,城镇登记失业率却始终保持稳定,甚至出现不同部门公布的失业率数据互相“打架”的情况。这样的就业指标对于宏观调控决策的参考价值并不大,数据本身也缺乏足够的说服力。
此次国家统计局加快统计制度改革的步伐,从公布城镇登记失业率转向研究推出调查失业率,是我国劳动力调查的一项重要进步。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劳动力调查是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改革完善劳动力调查事关国家决策和民生改善,很多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都是跟着调查失业率走的。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就业压力大。特别是在经济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又处于转型升级的阵痛中,一部分企业要裁减人员,一部分企业要退出市场,就业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在这样的形势下,客观准确的就业率数据,翔实准确的劳动力就业情况数据,将为我国进行宏观调控和区间管理提供有力的依据。
目前政府的许多工作都与劳动力有关,比如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人员安置、劳动力培训、再就业工程等,准确的劳动力数据也可以为这些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信息支持。
从另一个角度看,有关部门通过就业率的准确数据,也可以更加精确地对我国在稳就业方面的成果进行评估,对宏观经济政策对就业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价,从而确定下一阶段宏观调控的方向,稳定好就业形势。
当然,任何一个经济指标的统计结果,都不可能对宏观经济走势做出全面的描述。要真正做好对宏观经济形势的科学研判,还需要进一步调适评价经济方法,通过对其他经济指标进行科学调整,深刻认识这些经济指标波动的内涵,形成更加符合经济新常态的指标体系。
这是因为,当前我国经济运行呈现出了新情况、新特点,如果沿用传统的观念来看待问题,沿袭传统的方法来分析问题,不少经济现象就解释不清楚。特别是一些统计数据就会出现不匹配、不协调的现象,甚至发生相互背离。
例如,经济理论和国内外实践表明,用电量、铁路货运量和银行中长期贷款等实物量和金融指标的变化与经济走势密切相关。这些指标也往往被作为观察经济走势的重要风向标。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能源效率有所提升,用电量增速进入了中高速的增长区间,铁路货运量在全社会物流总量中的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因此,这些指标与整体经济的运行态势之间关系也会逐步发生一些变化。
我们应该针对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更加注重站高位、宽视野,更加注重从全局看问题,更加注重综合运用多种分析方法,更多地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完善经济评价指标体系,探寻经济变量间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