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2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上海文化产业在融合中发展
本报记者 李治国
上海杂技团日前在上海举行动物杂技表演。

本报记者 李治国摄

2014年,上海市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的12%,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文化创意产业正在成为引领和支撑上海新一轮发展的支柱产业——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共收到来自108个国家和地区的报名影片2096部,再次刷新历史纪录。电影节期间,业内人士就互联网如何联姻电影产业、文化产业如何与金融嫁接等话题展开热烈讨论。

当前,上海文化产业发展正处于最佳时期,与科技、金融等融合发展的态势愈加明显,发展步伐日趋稳健。

大企业入驻 多领域延伸

随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建立,上海文化领域积极创新管理方式

随着上海自贸区建设不断深化,上海文化产业亮点频现:2014年9月,微软Xbox One汉化游戏机在国内正式发售;2014年10月,美国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在自贸区注册成立中国首家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内外交融的格局,让上海文化产业出现百花齐放的态势。

业内专家表示,这一切均得益于文化市场开放政策的落地实施。2014年4月,上海市政府公布《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文化市场开放项目实施细则》,规范管理外商独资演出经纪机构、外商独资娱乐场所、外资企业从事游戏游艺设备的生产和销售等3项文化市场开放政策。细则出台以来,微软与百视通联姻;索尼与东方明珠合资;倪德伦环球娱乐公司宣布将在中国启动“演艺剧场群”计划,并推动更多中国优秀剧目走向美国市场;香港寰亚蒙丽文化传播公司成为上海自贸区首家取得《营业性演出许可证》的外商独资企业。

如何让已经安家的企业实现“乐业”呢?随着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的建立,上海文化领域积极创新管理方式。由上海市文广局牵头建立“一站式、全天候、零时差”的服务体系,率先设立文化审批受理的延伸服务窗口,集中受理自贸区内中外文化企业的资质审批、艺术品内容审批和演出内容审批等专项业务。上海检验检疫局制订了上海自贸区进出境文化艺术品检验检疫管理办法,联合海关开展“集中报检、集中查验、集中监管”一站式便捷服务,保障国际艺术品通关便捷,促进上海艺术品交易和会展业发展。

一系列举措使上海自贸区成为文化企业的乐土。截至2014年底,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吸引新增入驻企业144家,新增注册资本51.48亿人民币,累计入驻文化企业达300余家,文化贸易规模超过百亿。基地入驻企业涵盖演艺、娱乐、影视、动漫游戏、图书出版、印刷、拍卖、贸易、艺术品经营等文化产业各个领域。

多产业融合 新模式频现

上海文化产业必须结合装备制造业,向文化产业基础领域拓展

“不断开拓新的发展项目,是上海文化产业持续发展的潜力所在。”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朱敏彦说,根据多数国家文化产业的发展经验,当文化与金融、科技、装备制造等产业相互融合后,就会不断产生新火花。

不久前,中国银行上海分行与北京春秋永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全面支持永乐集团在演艺、影业、体育、文化经纪等方面的业务。去年以来,建设银行上海分行、交通银行上海分行、工商银行上海分行也分别与上海文广集团、上海报业集团、世纪出版集团和上影集团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一种新型的金融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模式也在形成。记者了解到,2014年11月上海正式发布《上海市关于深入推进文化与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从完善文化金融合作机制、拓展文化金融合作渠道和优化文化金融合作环境3方面着手,提出16项具体举措,将设立文化创投风险引导基金,连续3年每年安排1亿元,鼓励更多专业化风险投资基金和天使投资基金投资文化小微企业。此后,上海市文化产权交易所与上海静安区进行合作,在文化金融创新、艺术品交易等领域开展试点;上海徐汇区推出了《徐汇区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实施意见》,将设立区级文化类创投引导基金……在金融活水的滋养之下,上海文化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不少业内人士表示,上海文化产业的竞争将表现为科技实力的竞争,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资金,更需要科技支撑。上海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徐麟说,上海文化产业将找准文创产业在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位置和发力点,运用创新精神和“互联网+”的发展思维,着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内容创新、融合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在“互联网+”浪潮的推动下,一批创新型文化企业已经在上海悄然崛起:2014年6月,游族网络正式登陆资本市场,成为国内A股主板第一只游戏股;零动数码、安畅网络等文化科技企业在新三板挂牌;上海证大喜马拉雅网络科技、三鑫科技、互加文化传播(沪江网)、幻维数码和聚力传媒等文化科技企业继续在细分市场表现出强大竞争力。

按照上海的思路,上海文化产业若要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必须结合装备制造业,向文化产业的基础领域拓展。如今,上海浦东已经在筹建国内首个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产业基地,打造集文化装备技术研发和集成创新、标准认定和应用示范、投资交易和展示推广于一体的文化装备产业高地,上海国际高科技文化装备应用示范中心也在加紧筹建中。百视通、三鑫科技等文化装备制造企业在机械、光电子和异形硬件装备等方面也纷纷实现技术突破,已经形成可广泛用于影视摄制放映、广告会展、智能家居等领域的文化装备解决方案。

强政策支持 全方位拓展

上海将继续推动文化与金融、科技等跨界融合,致力于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

第18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了首届“互联网电影嘉年华”,让一批新兴的互联网电影公司登台亮相。

一个小小举动,预示着上海在文化领域的改革步伐。早在2014年10月,上海制订出台《关于促进上海电影发展的若干政策》,整合现有扶持政策,每年安排逾2亿元财政资金支持上海电影全产业链发展。在企业层面,上海成功争取到麒麟影业总部落户上海,还吸引光线传媒来沪发展。在服务模式层面,上海积极制订符合本地电影产业需求特点的投融资机制和服务模式,推进“影片完片担保模式”的本土化探索。

除了电影,上海另一项引人关注的文化改革举措是积极打造新型媒体集团。上海在传媒领域的频频出手,逐渐形成业界闻名的“上海模式”。譬如,在2014年,上海进一步深化文化国资的改革重组,推动上海文广集团深化市场化改革与加快互联网转型。去年3月,原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上海东方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全面整合,正式组建上海文化广播影视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广播电视台一体化运作;11月,百视通和东方明珠实施重大资产重组,注入东方购物、尚世影业、五岸传播和文广互动等优质资产,成为国内首家市值超千亿级的新型文化传媒上市企业。

徐麟表示,上海今后将继续推动文化与金融、科技、贸易等跨界融合,一是要立足建设国际文化大都市的目标,提升文化产业发展能级,夯实全市支柱性产业地位,二是充分把握上海自贸区建设机遇,深化制度创新和服务创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模式和管理理念,促进文化产业能级提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