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2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我是狼大夫,不是熊大夫》——
医道仁心
□ 乐倚萍

近几年,关于医患关系闹出的社会新闻层出不穷。病人有病人的焦虑,医生有医生的苦衷,主要的矛盾还是在双方的沟通和理解上。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专家郎景和在《我是狼大夫,不是熊大夫》中调侃道,深夜外出行医,若是挂出医生出诊的牌子求方便或许反遭麻烦。仔细想来,这是多无奈、多辛酸的自嘲。

很多人有过在大医院的就医经历。排长队挂号、花半天时间候诊、各项检查都要排队等等,见了医生却三言两语就结束了,也难怪从来都是病人认得医生,医生不记得病人。所以医生和病人的沟通是个难题,病人虽交出身体、吐露隐私,却难以和医生建立起情感,甚或对这个职业产生偏见。借着作者之笔,我们得缘窥见医生的想法,能够了解医生的情感和思虑,也算是某种形式的互通有无吧。

《我是狼大夫,不是熊大夫》讲述了不少医患的缘分,令人忍俊不禁,又有些感动,时隔数十年还能记起病人特征的医生应该为数不多吧。不独是医生这个职业,接触的人多且杂的职业都未必能把人记得真切,只有极度认真、投入工作,甚至要倾注感情的人才做得到。求医或是住院,病人总以为托了关系好办事,作者见病房中惟有一个老太太没有关系,生怕她遭到另眼相待,随口把她说成自己的关系,医者仁心让人动容。

健康大事,病人都是重视的,选择知名大医院图个安心,自是信赖其医术。然而更多时候,妙手易寻,仁心难得。医生们工作繁忙阅人无数,病人眼中的大毛病在他们看来大都不是疑难。很多医生在意的是把病治好,得心应手地对症下药就罢了,没有时间安抚病人,甚至没想过理解病人的心理。和医生相比,病人的医学知识总是匮乏,有些病人较真,想要知道每一步的所以然;有些病人胆小,想要得到些许宽慰;有些病人有顾虑,需要医生的鼓励;有些病人年幼,需要替未来留点余地。此类人文关怀又该从何处获取呢?

读着作者笔下一个个温情小故事,让人找回了这种日渐式微的人文关怀。被作者感动并不在于他著作本身,不在于他获得过多少荣誉,也不在于他做过多少手术拯救过多少病人,而在于他有一颗真挚善良的心,懂得体恤病人、关爱病人。身居高位而心系病人,能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宽容地面对不友好的声音,信奉科学而人文的医学,除了作者平日所受文化熏陶,应该也是老协和医务工作者一脉相承的传统。

试看作者对好医生提出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医学知识、“ABCD”交流原则、善于交流、会写会画、人文基础,真可谓是从医学上升至医道了。尽管现代医学的人文精神越来越衰微,病人对人文关怀的需求却有增无减,这就亟须双方的有效沟通。

理解是相互的,作者感怀于哪个病人宽容,几次创口不愈却成了朋友;哪个病人体谅,术前交代亲朋手术有差池也莫怪罪医生;哪个病人纯朴,送上亲手缝制的鞋垫。发自肺腑的感情没有虚假,亦折射出作者素日如何与病人相处,这些都是医术以外的事。

在我和家人的几次住院就医中,也遇到过不少风格各异的医生。难忘的不是主治医生,而是不掉书袋、不规避责任、不危言耸听、耐心解释病情并鼓励病人乐观看待的几位值班医生。医生的仁心就是病人的定心丸,哪怕是“安慰剂效应”,也比没有好,何况它常常能拯救一触即发的医患矛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