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基因融入金融领域,一系列金融创新“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既有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转型探索,也有互联网企业进军金融领域的有益尝试。从实践来看,所有的创新都是为了金融服务更为便捷、高效、安全,只有抓住了这3点,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才真正站在了“风口”上——
近场支付、直销银行、股权众筹、P2P网贷,当金融服务注入了互联网基因,一系列创新“你方唱罢我登场”。其中,既有传统商业银行借助互联网技术的转型探索,也有互联网企业聚合线上数据进军金融领域的有益尝试。如今,“互联网金融”已从最初的概念深化为实践,从点状创新过渡到规模爆发。“互联网+金融”的逻辑究竟是什么?给金融服务带来了怎样的变革?未来的发展将走向何方?
创新服务更便捷
从目前的实践看,“互联网+金融”正按照这样的逻辑展开:借助互联网平台、场景、思维,以大数据为支撑,在良好风控保障安全的前提下,让金融服务更加便捷、高效、普惠。
从行业发展内在规律看,互联网与金融的结合属于情理之中。“互联网+”的技术意义是跨越时空限制,点与点直连,最大限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建立更大范围的高效连接。金融则是信息数据依赖型行业,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统计,去年金融业收入的97%来自信息收益,如信息收集、处理、利用、分配,进而提供支付、投资理财、融资等服务。
支付、投资理财与融资,也是感受“互联网+”便捷、高效、普惠红利最为突出的3个领域。三者彼此衔接,互为支持:以支付为入口,互联网支付平台能够获得巨大的客户资金流量,再将这些存量资金对接投资理财产品,不少“草根”投资者因此有了更普惠的“生财之路”。以余额宝为例,通过对接货币基金产品,一方面为客户的沉淀闲散资金增加投资收益,一方面为基金公司拓展了销售渠道。
接下来,以客户支付、投资理财留在平台上的大数据信息为基础,金融机构可对客户进行信用打分,并以此为依据发放一定数额的贷款,这在传统金融年代难以想象。那时,银行发放一笔贷款的信息需要信贷员人工收集,不仅用时长,还存在抵押物偏好。如今,每一笔网购、每一次交易数据,甚至人脉关系,都可以作为信用评级的依据。
上述运作逻辑在业界已有不少亮眼尝试,一些金融创新产品更是取得了不俗的市场业绩。
在支付领域,移动互联技术喊出了“从消灭现金到消灭银行卡”的豪言壮语,支付追求便捷正分秒必争。
创新技术更高效
近期,招商银行推出NFC近场支付,将手机和银行卡合为一体,消费者在商店付费时,只要将手机在POS机上靠一下,相关支付就可在线下完成。
与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快捷支付相比,NFC支付的最大优势在于免去了扫二维码环节,利用NFC射频通道与线下POS机连接,提升支付速度的同时更具安全性。今后,NFC支付的应用场景将更加丰富,凡是标有“闪付”标志的银联POS机均可受理该业务。目前,全国闪付POS已经增加到360万台,全国50多万台的ATM也将逐步增加NFC功能。
在投资理财领域,跨平台、跨产品的互通让资产增值服务更加普惠。最具代表性的当属快速发展的直销银行。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以来,已有兴业银行、民生银行、浙商银行等20余家银行上线了直销银行业务。今年3月,“金融大象”工商银行也发布互联网金融品牌,正式上线直销银行——“融e行”。
直销银行以网站和手机APP为平台,提供投资理财、交易等金融服务。它与网银的最大不同在于,客户即使没有该行的账户,也可以在该行的直销银行购买投资理财产品,服务覆盖面进一步拓宽。在工行“融e行”上,投资类服务已包括工银瑞信货币市场基金、工银e灵通、工银安盛财富宝等;交易类服务则提供黄金、白银、北美原油、国际原油等7个品种的在线交易。
在融资领域,大数据信用评级让贷款发放更加高效。由于P2P网贷、股权众筹尚在摸索阶段,相关监管暂时空缺,商业银行电商平台成为剖析当下互联网融资的最佳注脚。
创新产品更安全
在银行系电商中,工行的“融e购”、建行的“善融商务”起步较早,模式也相对成熟。在“融e购”平台上,工行根据个人和商户的交易记录做出信用评级,为其发放相应额度的贷款,从申请到审批、发放最快1天之内即可完成。
高效放贷如何实现?核心在于银行借助电商平台,将入驻企业的商品流、资金流、信息流“三流合一”,获取的信息涵盖注册、社交、物流、交易等各个节点,形成数据聚合效应,能够更好地管理风险。
大数据不仅是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金钥匙”,也是“互联网+金融”的未来趋势所在。随着大数据社会征信运用更广泛,互联网金融无疑会创造更多惊喜。但当下亟须解决的是,如何保证大数据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
当前,可以构成大数据的来源包括但不限于以下7个方面:一是央行的征信系统数据;二是银行客户数据、账户交易数据、网银数据;三是证券、基金、期货的投资理财数据;四是海关和跨境电商平台的贸易数据;五是物流企业的数据;六是供应链的上下游数据;七是社交媒体信息数据。
为了“互联网+金融”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相关的监管规则也亟须配套完善。
互联网金融的本质仍是金融,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控,风控的核心是跨期对冲。对于当前频发的P2P跑路事件,有专家提出疑问:互联网平台能否像传统银行那样充当信用中介?如果能,需要满足何种监管要求?如果不能,信息中介的经营边界应如何厘清?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草拟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互联网金融监管的原则、架构和规制策略。此后,监管部门应尽快会同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出台明确的相关监管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