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1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海洋能产业发展方兴未艾
本报记者 沈 慧

我国海洋能资源相当丰富,理论储量超过15.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6.5亿千瓦,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大大缓解沿海地区的能源供给压力

“目前我国正规划在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万山建设3个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近日在第四届中国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论坛上透露,这三大海洋能试验场作为我国海洋能测试与产业孵化基地,预计到2020年有望完成基本试验场建设工作。

海洋能是指海洋中蕴藏的各种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温差能、盐差能和海流能。据科学家估算,全世界海洋能的总储量约766亿千瓦,技术上可利用的储量约为64亿千瓦,大约与当前全世界发电装机总功率相当。

惊人的海洋能储量顺应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潮流,也成为各国发展的新热点。为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英、美、日等发达国家纷纷将海洋能发展列入国家战略;智利、印尼、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开始陆续关注海洋能。与此同时,西门子、阿尔斯通、洛克希德马丁、通用电气、三菱重工、现代重工等国际知名企业也纷纷进军海洋能产业。

“我国海洋能资源相当丰富,理论储量超过15.8亿千瓦,技术可开发量达6.5亿千瓦,如果能够有效开发利用,将大大缓解沿海地区的能源供给压力。”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副主任夏登文表示。

他介绍,如今我国潮汐发电技术已达国际先进水平,江厦潮汐电站已稳定运行30多年;潮流能发电技术目前正处于工程示范阶段,浙江大学60千瓦潮流能机组累计发电量超过2万千瓦时,大连理工大学15千瓦机组完成了海试;波浪能技术处于装备研发阶段,中科院广州能源所、浙江海洋学院等波浪能装置海试效果较好;温差能和盐差能方面开展了一些技术研究与试验。

“虽然我国海洋能发展方兴未艾,但是总体技术水平仍与国际领先水平存在较大差距,实现海洋能长期稳定的商业化运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陈连增坦言。

在他看来,提高我国海洋能开发利用水平,做好海洋能开发的支撑服务体系,尤其是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建设至关重要。“波浪能、潮流能发电装置,从设计、制造到产业化需要经历模型样机、比例尺工程样机、原型样机等一系列过程,其中涉及多个环节、多个领域的试验与测试,而海上试验是工程样机到成型产品过程中的必备环节,这是实验室无法替代的。”国家海洋技术中心有关专家解释说。

在此背景下,为解决我国海洋仪器装备海试成本高、试验难、海上生存能力差、技术成熟度低等问题,促进我国自主海洋观测检测仪器的产业化,从2012年开始,我国加大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建设的投入力度。

“截至目前,已立项2.8亿余元支持海洋能海上试验场建设,规划建设了山东威海、浙江舟山、广东万山三大国家海洋能试验场及示范基地。”夏登文介绍。

我国首个国家级浅海海上试验场于2014年11月落地山东威海,该试验场海域的波浪和潮流资源可满足波浪能、潮流能发电装置模型/小比例尺样机试验的需求,同时周边科研、交通、制造加工等基础条件优越,可为后续试验场的建设运行积累经验。

潮流能试验场选址浙江舟山,舟山海域的潮流能资源优越,是我国潮流资源最好的海域,可以充分开展兆瓦级潮流能发电装置的实海况试验、测试和评价。试验场潮流能年均能流密度为1.5千瓦/平方米,规划建设3个各具备1兆瓦测试能力的泊位。

波浪能试验场选址广东万山,该海域波浪资源条件优越,是我国近岸波浪条件最好的海域之一,可充分满足对波浪能发电装置大比例尺样机及原型样机开展试验、测试和评价的需要。该试验场年均波能密度4千瓦/米,自2015年起将开展国家波浪能试验场3个测试泊位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

“目前,威海浅海海上综合试验场已经进入建设阶段,舟山潮流能试验场和万山波浪能试验场已完成选址和总体设计。”夏登文说,这三大海洋能试验场将为我国海洋能技术成熟度的提升、海洋能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