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6月14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别为创业者担心
□ 鲍晓倩

只要有创业者成功,就会像以往历次创业潮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为经济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近日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2014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略有上升,其中自主创业的毕业生比例从2013届的2.3%上升到了2.9%。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正在到来,这个激情燃烧的时代也令我从最近经历的几件小事中,切实感受到了全民创业的热潮。

一位在高校工作的老同学,前几日兴奋地打来电话,说已经从去年10月开始创业,投身于互联网+餐饮业,不到一年就拿到了两轮融资。

周末约了几位好友在咖啡馆小聚。闲坐等候期间,发现身边至少有三拨年轻人在热烈地讨论,项目、估值、商业模式等词不时飘入耳际。讨论者口若悬河、旁若无人,神情极其投入。这可不是中关村创业大街上总理去过的那家,而是北京城里极其普通的一家咖啡馆。

山东一家媒体的同行,在朋友圈晒出了自己单位下发的支持编辑记者创业的文件,调侃说“东家这是让我们各奔前程吗?”媒体人创业,这两年已经成为一种现象,眼看着昔日的同行一个个成功拿到投资,跃跃欲试者自然多了几分勇气。

几件小事串联起来,其背景就是宏大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下,创业者正在迸发出惊人的创造力,为经济转型催生一股内生的动力。

当然,在创业热潮下,理性的人们也嗅到一丝危险的信号。这么多创业者中,有多少是真正靠谱的?大学生不好好学习,跑去创业,还真能再出个比尔·盖茨?各行各业都在鼓励创业,是真有需求还是盲目跟风?产能过剩、需求不足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这么多创业公司能找到活路吗?一连串的问题,都需要冷静的思考。

但是创业者不必关注这些宏大的问题。他们看到的是技术变革和移动互联网带来海量的市场空白点,众筹、众创等平台的出现大大降低了融资的门槛,国家支持创业的一系列政策又让创业变得简单。有这么好的东风,再不投身创业,真的就晚了。创业者需要的是狂热的激情、偏执的信念和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

人们也不必担心创业者会遭遇失败,创业本来就是成功率极低的事情。回顾改革开放后的历次创业潮,都是大浪淘沙,存活下来的都是少数。改革开放之初,草根们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如今我们能叫得出名字的,只剩联想、万科、新希望等。上世纪90年代初一波下海创业热潮,成就了“92派”,现在活跃在商界的也无非郭广昌、陈东升等为数不多的几位。上世纪90年代末,互联网创业风光无限,如今这一代也正面临新生者的冲击,但互联网带给我们的改变已经深入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一波移动互联网创业热潮,自然也逃不脱同样的规律。

社会需要冷静的观察者,更需要积极的行动派。潮涨潮落,是自然规律。现在正是涨潮的时候,没有必要担心潮水退去之后怎么办。即使这一波创业热潮过去,有许多创业者会遭遇失败,但只要有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甚至更少的创业者成功,就会像以往历次创业潮一样,迸发出巨大的能量,为经济注入新的内生动力。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