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寻找方大曾
□ 梁 婧

报道“卢沟桥事变”的第一人方大曾,在同年9月离奇失踪。那一年,方大曾只有25岁。有学者说,他是抗日战争中以身殉国的第一名战地记者。后来的人们被他充满激情的报道打动,也没有停止寻找他的脚步。中央电视台纪录片导演冯雪松就是其中一员。

1999年秋天的一个下午,冯雪松偶然看到一个沉睡在历史资料中的名字——方大曾(笔名小方)。这个陌生的方大曾,是上海大公报特派战地记者,曾发起成立中国北方第一个少年摄影社团;组建中外新闻学社……无论哪个拿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名头,《中国摄影史》中关于他的介绍却加起来还不足百字。

冯雪松找到了时年85岁的方大曾胞妹方澄敏。“我至今无法忘记老人无助的表情和面颊上的泪水。哥哥留下的837张底片,被她整齐地摆放在木盒里。”阳光下,一张张黑白底片向冯雪松展开了抗战初期中华民族保家卫国、打响全民抗战第一枪的震撼场面!冯雪松说,他不敢相信,这些珍贵的照片是出自一个25岁的青年人之手。从那时起,就有一种力量牵引着他用心去“寻找”方大曾。

15年的时间,冯雪松用汗水和脚步逐渐勾勒出方大曾的轮廓:

方大曾出生于外交官之家,少年时酷爱摄影。他的镜头很少对准亲朋好友,而是聚焦船夫、纤夫、矿工等劳苦大众。他将那些被忽视的形象定格在镜头里,让今天的我们得以重温80年前真实的中国。

“方者,刚正不阿也;小则含有谦逊之意,正是为人处世之道,我就是要做一个正直的、于国于民有用的人。”方大曾如是写到,笔名“小方”因此而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方大曾正在家里休假。得知日军进攻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从北平市区前往卢沟桥、长辛店采访、拍照。靠着一腔热情,方大曾很快写出了长篇通讯《卢沟桥抗战记》,“‘卢沟桥事件’发生后,新闻界之到长辛店来者,尚以记者为第一人……无疑的,卢沟桥又在对抗了。记者以发稿关系,又必须当日返平,但战争既有复起,卢沟桥自然不能通过,不得已乃沿永定河西岸绕道门头沟路线返平……这条路很少有人走,所以我这不速之客颇易引起他们的误会,我又曾遇到一个兵,从侧面五十米远的高粱田里跑出来,并立刻做卧倒的姿势用枪口瞄准我,喊一声‘站住!’我停住,告诉他我的来历和去向,他才叫我离他很远地走过去,但是他仍用枪口向着我,直到我的背影在前途中消逝之后……”这也成为我国新闻界对“卢沟桥事变”的第一篇报道。

“日军两架飞机从长辛店上空投掷炸弹。当时,方大曾正在那里采访。”同行的《实报》记者宋致泉回忆:“炮声震耳欲聋……小方跑在最前边拍摄平汉路上的将士。”冒着枪林弹雨,方大曾记录下了士兵们如何拔出大刀斩去了敌人半个头,如何在打败敌人后拼命追杀,集合号也不能把他们叫回来……”

此后,他又转战长辛店、良乡、保定,用照片和报道把读者带到了硝烟弥漫的抗日前线。

然而,1937年9月30日,发自河北蠡县的报道《平汉北段的变化》刊登后,方大曾就消失了。

冯雪松说,15年间他不停地寻找方大曾,不单单是为了找到这个人,更重要的目的是让更多的人了解方大曾。“我希望通过寻找,去还原一个真实的、热爱和平与自由的生命。这个年轻的生命用镜头描述了当年国难当头的中国大地。在当时,他的报道鼓舞了中国人抗日的士气和斗志;在当下,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他为后人留下了了解当时中国社会的真实图本。”

冯雪松觉得,方大曾是年轻人的楷模:“在国家民族危难之际,他选择了与国家同甘苦共患难,用自己的作品记录了危亡时刻中国人的民族精神,用自己的激情实践着个人对民族精神的传承。”

这样的“找寻”,冯雪松愿意继续下去。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