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特刊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5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沙家浜
坚实的芦荡 摇曳的散文
□ 隋明梅

开栏的话

在中华民族的抗战史册上,有许多地名熠熠发光。

这里的人,曾众志成城,用热血换回和平安宁。

这里的地,曾满目疮痍,坚强地固守着中华的魂。

本周起,我们将推出《踏访》系列报道,带领读者踏访这片热土,探寻70年来的沧海桑田,神州巨变,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沙家浜,作为一部京剧,是上世纪中期至少两代中国人的美育和爱国教育的教材。戏里阿庆嫂和芦荡深处那些机智勇敢的抗日群众,郭建光等像18棵坚强不屈的青松式的新四军战士,则是两代人最闪光的人生榜样。于是,沙家浜,这个从现实到文学又从文学成为现实的小镇,对两代人则或多或少地有了圣地的意味。在抗战胜利日到来之前,我很幸运地走进沙家浜。

满镇尽见阿庆嫂

阿庆嫂、沙奶奶并无其人又确有其人,她们是全体阳澄湖地区人民的化身

沙家浜是摇曳着的。这是我望见沙家浜的最初一眼和离开她时最后一眼的准确感觉。芦竹芦荻芦苇摇曳着,柳叶小舟和竹船摇曳着,街头的姑娘和茶娘摇曳着,成行的岸柳摇曳着……事实上,整个沙家浜小镇都摇曳着,像泊在阳澄湖北岸边的一艘大画舫。

沙家浜又是坚实的。这个常熟城南、苏州之北、上海之西、无锡之东的小镇,因为有摇曳的芦苇荡作掩护,更因为有坚实的爱国抗日群众基础,硬是在日本侵略者眼皮底下成为当年新四军的后方医院;因为36位伤病员(戏里是18位)的坚守,一支叫“江抗”的新四军抗日队伍迅速壮大。这支队伍走出了叶飞、谭震林等高级将领。

跟所有初进沙家浜的人一样,进得小镇来先做两件事——到春来茶馆找阿庆嫂那流光飞彩的音容笑貌,进芦苇荡找郭建光和伤病员们那坚定的足迹。

不想,满镇尽见阿庆嫂。深蓝印花布的中式小衫,浅蓝的围裙和头巾,是这里茶娘、船娘和餐馆老板娘最平常的打扮。不知是不是她们刻意学戏里阿庆嫂的言谈举止,总之,镇上走着的姑娘媳妇们特别是穿了蓝印花布衣装的,远远地看去,都有些阿庆嫂的步态神韵。

又一个阿庆嫂走来了。她从春来茶馆码头走来,一路摇曳一路笑声。冷静却不拒人的蓝印花布衣裙,轻快却不失沉着的步态,大方却不失温婉的笑脸,这船娘活脱脱就是一个阿庆嫂!

“我叫胡林芳,我们这里叫船娘。”说着,她轻快地跳上游船——一种由长长的竹竿扎成的小筏子。左撑右点,小船就晃悠着隐于芦花丛中了。

你的先辈们当年是用这种小船载着伤病员们在芦荡里与敌人周旋吗?

“没有啊”,但旋即她就纠正,“帮助伤病员的人太多了,讲不清的。”是的,当新四军在阳澄湖及周边地区积极作战时,水乡人民则组成浩浩荡荡的船队,为子弟兵做后盾。橫泾、唐市即现在的沙家浜镇群众,为让部队快速行军,还用各家的小船为部队搭建“船桥”。妇女们则做军鞋、缝军衣,用湖里的鱼虾补养伤病员。郭建光唱的“一日三餐有鱼虾”并非编剧瞎编。

所以,阿庆嫂、沙奶奶并无其人又确有其人,她们是全体阳澄湖地区人民的化身。正如阿庆嫂唱的,“我们这个镇子里家家住过新四军”,满镇尽见阿庆嫂、沙奶奶。不过,胡林芳听老人们说,新四军有纪律,不能住老乡家,通常只住自己扎的草棚子。鬼子的巡逻船靠近了,乡亲们会用自家的船把伤病员送下湖。人与船、军与民顿时消失在迷宫一样的芦荡里。于是,日本人“把个沙家浜翻个底朝天”,也见不到一个新四军伤病员。

因为是晚春初夏,我没有机会体验狂风暴雨的芦荡。这里的老人们说,戏里的“暴风雨来了”那场景远不能表现真实的芦荡暴风雨之夜的可怕。那是排山倒海的呼啸,地动山摇、水天相撞。但是,即使摇得天晃地动,那生长在荡里、浜里、泾里的芦竹、芦苇、芦荻等,也只是摇摇头和身子而已,他们的根永远在那里——沙家浜的荡浜泾的泥水里。

人们习惯说沙家浜如诗如画,我倒觉得恩格斯在《风景》中的话最合适评价沙家浜:“只有易北河左岸的马铃薯原野,才是代表着德意志的真正的散文。”芦苇荡里的沙家浜,不正是代表着中国水乡人民抗击侵略者的真正的散文吗?

湖里睡着郭建光

老人魂归阳澄湖,守望着“全靠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美好江南鱼米乡”的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是毛泽东主席给起的名字。所以,沙家浜人总是自豪地告诉来访者,他们镇的名字是毛主席起的。1964年春夏,根据沪剧《芦荡火种》改编的京剧连演百场。7月23日,毛泽东主席观看演出并接见全体演员。老人家用他那浓重的湖南普通话一一夸赞演员演技后幽默地说:“芦荡里都是水,革命火种怎能燎原呢?再说,那时抗日的革命形势已经不是火种,而是火焰了嘛。故事发生在沙家浜,中国有许多戏用地名为戏名,这出戏就叫《沙家浜》吧。”这是毛泽东唯一一次给戏曲起名字。1992年,常熟最南边的横泾、唐市正式改名沙家浜镇。

毫不夸张地说,京剧《沙家浜》是那个年代舞台和银幕上最闪亮的戏曲作品。她有革命样板戏的铿锵硬朗宣传特性,又不失戏曲的柔美教化功能,更以浓郁但不失大气的江南人文气息、优美而不舍规范的唱腔、革命化却不排斥戏剧化的韵白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改名后的沙家浜镇可谓生逢其时,毫无悬念地成为红色旅游的热土。尽管这里有华东最大的湿地公园,有阳澄湖的大闸蟹,但是,第一次来此旅游的人,无论男女老少,奔的却不是浪漫的绿色和鲜美的大闸蟹,而是这样两件事:阿庆嫂和她的春来茶馆里的机智幽默和果敢,战斗在阳澄湖上的郭建光等18位伤病员的传奇。

更传奇的是郭建光还在芦荡里!

这是一方横约尺半、高不足一尺的小石碑,上书“夏光同志之墓”。夏光是郭建光的3位原型之一,2012年,103岁的老英雄去世。按他的生前愿望,老人魂归阳澄湖,与成行的岸柳一起守望着“朝霞映在阳澄湖上”的壮美景致,守望着“全靠劳动人民一双手画出了美好江南鱼米乡”的沙家浜。

守望沙家浜,就是守望爱国与和平,守望信念与信心。沙家浜革命传统教育馆前的一块石刻上有这样一段话:“沙家浜的意义在于,在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能否建立抗日根据地,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发展壮大人民抗日武装力量。一九三九年五月,新四军六团以江南抗日义勇军的名义东进,建立了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以及澄锡虞、嘉定、青浦根据地。”这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1990年5月故地重游时留下的话。

这位当年的“江抗”领导人,是从菲律宾吕宋岛走到华东抗日前线的新四军六团团长。他和战士们深入日本侵略者的重重包围圈里,深入江南的埠港浜村中,宣传抗日,组织抗日武装。战斗中的伤病员无法转移,于是,就有了沙家浜的传奇故事。随叶飞东进的参谋长夏光也成了伤病员。但伤病员们并不安心养伤,他们成立了一个特务连,以千里芦荡为战场,继续与日伪战斗。更传奇的是,这支36人的伤病员队伍,星火燎原,一路发展壮大,后来真的是“驰骋江南把敌杀”。

第19棵青松是芦竹

我找到第19棵青松了,就是这摇曳的芦竹芦苇芦荻,就是这片土地上爱国的人民

追寻着18棵青松“奋臂挥刀斩豺狼”的足迹,我越来越坚定地相信:在沙家浜,除了阿庆嫂和18棵青松,还应该找到别的,比如第19棵青松。只是,那“八百里风暴吹不倒、九千个雷霆也难轰”的青松会是什么?

春夏之交访沙家浜是一种幸运,因为看到的是郭建光70多年前对沙家浜的描述:“芦花放稻谷香岸柳成行”、“锦绣江南鱼米乡”和“一日三餐有鱼虾”。这幅曾让那个时代的人们憧憬的画卷,更使当时的两代人痛恨入侵者。这就是文艺的力量。

如今,沙家浜没了入侵者,当然就没有枪炮的轰鸣,而是苇竹丛丛,白鹭悠悠,泾浜静谧,湖水镜明。为了让白鹭等鸟儿的生活回归自然,沙家浜人把芦荡湿地公园做成了真正的鸟的家园。芦竹不再应季砍伐,任由“黄芦苦竹绕宅生”——说来也奇妙,在沙家浜看阳澄湖湿地公园里的芦黄苦竹,竟然与白居易的感受完全不同,觉得一切是那么美、那么善。想来是因为这黄芦苦竹是人类尊重鸟儿的生存愿望使然,是眼前的和平安宁景象使然。

携这种恬静乘竹筏下阳澄湖,便不像身临汪洋大海而恐人生无助,也不像泛舟长江太湖而感世界浩瀚,只感到做沙家浜人幸福,而做沙家浜的鸟儿更幸福。

当然,这幸福是“挺然屹立傲苍穹”的青松式抗日战士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18棵青松的原型36位伤病员,已有35位离世,目前只有一位健在,因为各种看望采访让老人很累,所以我不忍再多打扰他,也不想公开老人的所在。老人与他的参谋长一样,希望将来长眠于沙家浜,看“朝霞映在阳澄湖上”,愿“祖国的好山河寸土不让”。

有游客留言说,感谢抗战英雄们保卫了祖国的好山河,才让他们来到并看到了美丽的沙家浜。

可是,到了沙家浜,有人却很难理解一件事:湖里有这么多好吃的,新四军战士为什么还挨饿呢?一个偎在小伙怀里的姑娘小声咕哝着。估计姑娘是北方人,而且没听过《沙家浜》的对白。芦荡里虽有水八仙,水芹、莲藕、荸荠、茭白、茨菰、芡实,还有鱼虾蟹螺蛙等,但很多时候是不能生火做饭的,因为日本鬼子的汽艇常在湖上巡逻。

到了沙家浜,有人还难以理解另一件事情:这里离上海、无锡、苏州那么近,共产党怎么敢把后方医院建在这儿?日本侵略者及其走狗为什么总找不到新四军伤病员的踪迹?

到了沙家浜,下到阳澄湖,尤其身处迷宫一样的芦荡时,疑问豁然有解:芦荡分明就是铁壁铜墙。芦竹、芦苇、芦获等阳澄湖植物,他们虽然迎风而摇曳着,能“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但他们的根紧紧地缠结在一起,不分你我老幼,无论竹苇荻蒲,肩并肩手挽手,筑起湖中迷宫,搭起浜里医院,构成水上战壕,既掩护青松们治病疗伤,又在游击战中做助攻。这是一道坚实的芦荡长城!

我找到第19棵青松了,就是这摇曳的芦竹芦苇芦荻们,就是这片土地上爱国的人民。

链接:

位于江苏省常熟市东南方、毗邻阳澄湖的沙家浜镇,因京剧《沙家浜》而家喻户晓。

抗日战争时期,以阳澄湖为中心的苏常太根据地犹如插在敌人心脏上的一把弯刀,对能否推进沪宁铁路武进以东直到上海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70年过去了,今天的沙家浜,是著名的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也是经济发达、人居和谐、文化昌盛的江南名镇。沙家浜环境优美、风景秀丽,荣获“联合国人居署迪拜国际改善人居环境最佳范例”。同时,沙家浜也是中国玻璃模具之乡、中国休闲服装名镇和国内重要太阳能光伏产业基地。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沙家浜年接待游客超过200万人次。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