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证券·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7月1日起,内地和香港投资者即可互买基金——
基金互认营造多赢格局
本报记者 周 琳

日前,中国证监会与香港证监会就开展内地与香港基金互认工作正式签署合作备忘录,同时发布《香港互认基金管理暂行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施行。这意味着,内地和香港投资者互买基金即将成为现实。

上投基金副总经理侯明甫认为,两地基金互认利好资产管理行业,为内地资本市场以外的资金进一步投资中国开启了大门,更会释放中国投资者海外资产配置的需求。从行业本身发展看,两地基金互认将会对国内在规模、信用、业绩、品牌等方面居于前列的基金构成利好。

遵循同一套标准

此次两地基金互认,将允许符合一定条件的内地及香港基金按照法定程序获得认可或许可在对方市场向公众投资者进行销售。

目前,两地市场采取了一致的标准。不少要求限制主要针对境外基金,如要求两地基金在当地运作、获得当地监管部门批准公开销售及监管,互认基金需要获得当地的资产管理牌照等。

据悉,内地公募基金实行注册制,上述标准并无实际限制。而在香港基金中,真正在本地注册的香港制造基金仅约占总数的3成,剩下的7成是可在香港销售的离岸基金,由跨国资产管理公司运营及销售,交易或投资决策并不在香港。按照互认标准,这些全球大型基金公司的产品暂不能进入互认行列。

从基金规模和运作实际看,要求基金成立1年以上,资产规模不低于2亿元。互认的基金不以对方市场为主要投资市场,且在对方市场的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率不超过50%。依照这些要求,内地获得在香港销售的基金数量为850只,而香港获准在内地销售的基金产品为100只。

南方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黄亮表示,基金互认会增加两地市场的资金流入,尤其是目前相对估值较低的香港股市,在新资金推动下或将迎来更好的涨升。此外,海外资金流入国内市场也会增加国内市场中的资金供给,在目前的市场热度下,海外资金对于国内的影响可能发挥更加长期的效应。

促进两地市场共赢

“与内地公募基金相比,香港基金有3方面优势。”富达国际投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陈清认为,一方面,香港基金具备面向全球市场的机遇,投资者能够通过投资基金将触角伸向全球多种资产类别,投资标的更多,资金效率更高。另一方面,香港基金业历史更久,具备历经考验的投资解决方案。

据香港证监会统计,截至2015年5月,香港证监会认可的零售基金数量达2045只。截至去年12月底,基金资管总规模约为1.32万亿美元。按照香港投资基金公会根据地域的分类,香港的基金类别超过50类,其中不乏环球小型企业基金、环球股票基金等国际范十足的基金品种。

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行政总裁黄王慈明认为,丰富的投资基金有利于内地投资者在不同市场和资产组合之间捕捉更多投资机会,让投资者们构建一个多样化、平衡的投资组合,满足多样化需求。

其实,内地基金的吸引力也相当不俗。上投摩根基金发布“投资风向标”报告显示,两地基金互认后,约有4成香港投资人想买内地基金公司产品。其中53%的香港投资人计划将投资组合资金的10%至15%配置内地基金,足见内地基金的吸引力。

富国中国中小盘基金经理张峰认为,对于同业来说,内地公募基金不怕竞争。随着基金互认的落实,越来越通畅的两地投资渠道,越来越多的政策推动,都将给两地投资者和从业人员带来共赢。

对于行业发展来说,两地基金业可以借助互认的契机分享资管经验,在竞争中谋得发展新机遇。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首席分析师代宏坤认为,在实施基金互认后,将吸引更多海外资产管理公司进驻香港,设计与欧美资产相关的基金产品,通过香港销售给内地投资者,以此作为进入内地市场的桥梁。这对于香港意义重大。

景顺长城基金也表示,正加快与其外方股东启动基金互认合作。景顺集团大中华、新加坡及韩国区行政总裁潘新江说,他们将通过与景顺长城基金的合作,为香港投资者引入更多A股基金产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